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芍药丸

赤芍药丸

普济方》卷三○九: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芍药1两(用赤的),好乳香半钱,接骨木半两,川当归1两,川芎1两,自然铜1两。

制法上为末,用黄蜡4两溶,入前药末,搅令匀,候温软,众手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打伤筋骨,或内剉,或伤损折,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法中接骨方用川乌草乌各1两,为末,用姜汁调作卷子,贴损处,又将绵缚定。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圣惠》卷八十四: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3分,桂心1分,柴胡半两(去苗),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可思饮食,食即不消。

用法用量2岁以上服3丸,粥饮化下;4-7岁服7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鸡峰》卷十五: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半两,艾叶半两,附子半两,干姜半两,陈皮1两,当归1两,川芎3分,甘草3分,吴茱萸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虚腹胁(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或醋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五

《圣惠》卷八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别名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半两,赤茯苓半两,柴胡半两(去苗),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丁奚,虽食不生肌肉,腹大,食不消化。小儿寒热久不解,仍不能食饮,苦食不消,哺露坚痞腹大,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芍药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五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羌活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川芒消1两,槟榔1两,***仁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小便难,脐腹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温水送下,晚再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四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桔梗1两(去芦头),细辛1两,桂心1两,木香1两,干姜1两(炮裂,锉),槟榔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疝,心腹(疒丂)刺疼痛,胁下满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四十三: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白术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干姜3分(炮裂,锉),人参3分(去芦头),肉豆蔻半两(去瓤),雄雀粪半两(微炒),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痛胀满,脐下有积聚,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五十五: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朱砂半两(细研),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1两。

制法上为末,入朱砂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尸鬼疰,中恶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暖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半,大黄1两半(锉,炒),吴茱萸1两半(汤洗,焙,炒),干姜1两半(炮),厚朴1两半(去粗皮,生姜汁炙,锉),细辛1两半(去苗叶),牡丹(去心)1两半,芎?2两,当归(炒,切)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涂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调,或多或少,脐下块结,痛如锥刺,不治即成劳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久冷劳可服至40丸,空心酒送下。觉暖即减丸数。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惠》卷八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半两,柴胡半两(去苗),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1分,赤茯苓半两,诃黎勒皮半两,木香1分,槟榔半两,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伤饱,心胸妨闷,胁下或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半,苦参3两,黄芩1两(去黑心),山栀仁1两,车前子1两(微炒),瞿麦穗1两,冬葵子(炒令香)1两半,大黄(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脏劳热,久积毒气,小肠气癃结,少腹急,小便淋沥,白浊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2两,熟干地黄2两(焙),紫苏子(微炒)2两,贝母1两半(去心),桑寄生1两半,人参1两半,鳖甲1两半(去裙襕,醋炙),当归1两半(切,焙),芎?1两半,苦参1两,诃梨勒1两(煨,去核),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室女禀受怯弱,月水不调,或来或止,身体疼痛,时有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1分,桂(去粗皮)1两,瞿麦(取穗)3分,大黄(锉,炒)1两半,槟榔2两(锉),当归2两(切,炒),羌活(去芦头)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风气壅结,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猜你喜欢

  • 金樱膏

    《古今医统》卷四十六:金樱膏药方名称金樱膏处方金樱子(经霜后采红熟者,不拘若干,撞去刺,切开去子,捣碎煮之,滤滓净用,复将滓榨汁干,熬成膏)枸杞子120克人参60克薏苡仁150克山药60克杜仲(姜汁炒

  • 痔漏消管丸

    药方名称痔漏消管丸处方刺猬皮(烫)30克石决明(煅)30克僵蚕15克 胡连15克木鳖子肉15克地龙肉24克连翘炭45克 芥穗24克大黄36克当归尾30克槐花45克乳香(炙)24克鹅管石(煅)30克赤芍

  • 麻黄厚朴汤

    《普济方》卷一六○引《指南方》:麻黄厚朴汤药方名称麻黄厚朴汤处方厚朴(制)1两,麻黄(去节)1两,杏仁(去皮尖)1两,橘皮1两,甘草半两,半夏(洗)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脾咳。咳则右胁下痛,引肩背

  • 救瘵汤

    药方名称救瘵汤处方熟地5钱,白芍2钱,山药2钱,沙参3钱,地骨皮5钱,麦冬2钱,北五味10粒,人参5分,白薇5分,白芥子1钱,鳖甲1钱,茯苓1钱。功能主治纵欲伤精,两胫酸痛,腰背拘急,行立足弱,夜卧遗

  • 汉防己丸

    《太平圣惠方》卷六:汉防己丸药方名称汉防己丸处方汉防己30克商陆30克麻黄30克(去根、节)赤茯苓30克桑根白皮45克(锉)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炙微黄)杏仁30克(

  • 白树鸡粥

    药方名称白树鸡粥处方白树鸡3两(洗泽,细切,一名白木耳),米3合,薤白5合(切)。功能主治肠滑,赤白下痢。用法用量上相和于豉汁中,煮作粥,空心食之。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食医心鉴》

  • 枫香汤

    药方名称枫香汤处方枫香1斤,芎?3两,大黄3两,黄芩3两,当归3两,人参3两,射干3两,甘草(炙)3两,升麻4两,蛇床仁2两。功能主治隐疹。用法用量上切,以水2斗,煮取7升,适冷暖分以洗病上,白日3次

  • 通顶散

    药方名称通顶散处方消石7.5克滑石7.5克制法上药干铫子内同炒令黄色,候冷,细研为末。功能主治治头偏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鼻中。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

  • 五饮汤

    药方名称五饮汤处方旋复花人参陈皮枳实白术茯苓厚朴半夏泽泻猪苓前胡桂心 芍药甘草各等分。制法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饮停肺胃,喘咳胸闷,恶心呕吐。用法用量每服7.5克,加生姜10片,水煎,不拘时服。若因酒而停

  • 马尾散

    药方名称马尾散处方白马尾1团(如鸡卵大,急火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癔。咽喉作声,言语謇涩。用法用量每服1字,渐至半钱匕,酒下,日夜3次。勿令病人知。摘录《圣济总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