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水芋

黄水芋

药材名称黄水芋

拼音Huánɡ Shuǐ Yù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罂粟科植物血水草根茎。9~10月采。

原形态血水草,又名:广扁线,捆仙绳。

多年生草本,含红黄色汁液。根状茎横生。叶基生,具长柄;叶片卵状心形,长3~9厘米,宽5~10厘米,尖头,边缘波状,上面青绿色,下面灰绿色,基出脉5~7条,细脉网状。花茎抽自叶间,花少数,直径4厘米,成稀疏聚伞花序;花萼全包花蕾,先端长渐尖,开花时破裂脱落;花瓣4,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细,花药深黄色;雌蕊绿色,花柱单一,顶端2浅裂。蒴果,种子多数。花期4~5月。

生境分部常群生于沟边或低平湿地,分布湖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解毒。治痨伤腰痛,跌打损伤,小儿疮癣。

①《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治小儿癣疮。"

②《四川中药志》:"行气活血。治劳伤咳嗽、跌打损伤及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劳伤腰脊痛:广扁线.红丝线金腰带、筋骨草。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胎毒、疮痒:黄水芋、苦参根、燕窝泥各等分,共为末,调菜油涂。或煎水洗亦可。(《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寄居蟹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居蟹药材名称寄居蟹拼音Jì Jū Xiè别名真寄居蟹、寄居虾、寄居虫、寄生虾、海寄生来源甲壳纲寄居虾科寄居蟹Eupaqurus bernhardus,以去螺壳

  • 貒膏

    《中药大辞典》:貒膏药材名称貒膏拼音Tuàn Gāo别名貒脂(《本草拾遗》),貒猪膏(《食医心镜》),猪獾油(王玷桂《不药良方》),貒油(《纲目拾遗》),土猪油(《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

  • 麻腐

    药材名称麻腐拼音Má Fǔ别名胡麻腐(《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药镜》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和合绿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功能主治①

  • 镰萼虾脊兰

    药材名称镰萼虾脊兰拼音Lián è Xiā Jǐ Lán别名饭食草、蛇肠珠、石三七、镇腰带、山刀莲、九子莲、捌仙桃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柔毛虾脊兰的假鳞茎和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anthe

  • 狗脊贯众

    《中药大辞典》:狗脊贯众药材名称狗脊贯众拼音Gǒu Jǐ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WoodwardiaeJapon1cae别名贯众、虾公草、细叶虎耳风来源为乌毛蕨科

  • 雉尾

    《中药大辞典》:雉尾药材名称雉尾拼音Zhì Wěi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尾羽。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烧灰和麻油,敷丹毒。&qu

  • 密叶绢藓

    药材名称密叶绢藓拼音Mì Yè Juàn Xiǎn英文名dense moss别名石苔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绢藓科植物密叶绢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todon compr

  • 橘络

    《全国中草药汇编》:橘络药材名称橘络拼音Jú Luò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的果皮内的筋络。由果皮内撕下,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

  • 松蕈

    《中药大辞典》:松蕈药材名称松蕈拼音Sōnɡ Xùn出处《纲目》来源为白蘑科植物松蕈的子实体。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焙干。原形态菌盖初为半球状,次第开展,终成伞状,灰褐色或淡黑褐色,径可达12

  • 沙地柏

    药材名称沙地柏拼音Shā Dì Bǎi别名臭柏、阿尔叉[蒙名]来源柏科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