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樱桃根

野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野樱桃根

药材名称野樱桃根

拼音Yě Yīnɡ Táo Gēn

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樱桃"条。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调气活血。

复方治月经不调:野樱桃根五钱,益母草四钱,当归三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樱桃根

药材名称野樱桃根

拼音Yě Yīnɡ Táo Gēn

英文名root of Szechwan Cherry

出处出自《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四川樱桃和细齿樱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erasus szechuanica(Batal.)Yü et Li[Prunus szechuanica Batal.;P.discadenia Koebne]2.Cerasus serrula(Franch.)Yü et Li[Prunus serrul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根。

原形态1.四川樱桃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小枝光滑,幼时带红,老变灰褐色。叶互生;叶柄长1-1.8cm,先端常有1对盘状腺体;托叶卵形至宽卵形,有缺刻状锯齿;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先端锐尖或短尾状,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细密锯齿,花3-9朵排列成伞房状总状花序,苞片小叶形,边有盘状腺:萼筒钟状,萼片三角状披针形,与筒部等长;花瓣白色或淡红色,近圆形;雄蕊40-47。核果卵球形,紫红色。花期4-6月,果熟期6-8月。

2.细齿樱桃本种与四川樱桃的区别为:幼枝被细短柔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下面无毛或脉腋被疏柔毛。花单生或1-2朵,花叶同生;果紫红色,核有显着棱纹。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0-2600m的山地林缘及林下。

2.生于海拔2600-3900m的山坡、山谷林中、林缘或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2.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甘;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调气活血,杀虫。主月经不调;绦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复方治月经不调:野樱桃根五钱,益母草四钱,当归三钱。水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通天蜡烛

    药材名称通天蜡烛拼音Tōnɡ Tiān Là Zhú别名木菌子、土苁蓉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polyandra Griff.[Poly-

  • 猫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肉药材名称猫肉拼音Māo Ròu别名家猫来源食肉目猫科猫Felis ocreata domestica Brisson,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滋补,袪风,

  • 苘实

    药材名称苘实拼音Qǐnɡ Shí别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秋季果

  • 黄缅桂果

    《中药大辞典》:黄缅桂果药材名称黄缅桂果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种植物黄兰的果实。夏、秋采收,去皮,晒干。功能主治健胃止痛。治消化

  • 千灵丹

    药材名称千灵丹拼音Qiān Línɡ Dān英文名Philippine Paphiopedilum别名花叶子、斑叶兰、巴掌草、花叶鹿含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兜兰的全草。

  • 黄花地锦苗

    药材名称黄花地锦苗拼音Huánɡ Huā Dì Jǐn Miáo别名鸡屎草、臭虫草。出处黄花地锦苗首见于清《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花地锦苗,江西、湖南多有之。与紫花者相类,而叶茎瘦弱,茎微赤,叶尖细

  • 榈木

    《中药大辞典》:榈木药材名称榈木拼音Lǘ Mù别名花梨木(《琼州府志》),青皮树、青豆风柴、青龙捆地、相思树(《湖南药物志》),鸭公青,三钱三、青竹蛇(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本草拾遗》来

  • 球序鹅掌柴

    药材名称球序鹅掌柴拼音Qiú Xù é Zhǎnɡ Chái英文名root fo Glomerule Schefflera别名七加皮、五加皮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球序鹅掌

  • 伤寒草根

    药材名称伤寒草根拼音Shānɡ Hán Cǎo Gēn出处《广东中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根。药理作用可作驱虫剂。功能主治《广东中药》Ⅱ:"治风毒流注。"用法用量内服:

  • 慈乌

    《中药大辞典》:慈乌药材名称慈乌拼音Cí Wū出处《纲目》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肉。原形态寒鸦(《嘉佑本草》),又名:乌、鸒(《诗经》),鹎鶋(《尔雅》),鸦、楚乌、孝乌(《说文》),元乌(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