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硬质早熟禾

硬质早熟禾

《全国中草药汇编》:硬质早熟禾

药材名称硬质早熟禾

拼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

别名龙须草

来源禾本科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n. ex Bunge,以地上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江苏。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痛。

小便淋涩:地上全草2~3钱,水煎服。

黄水疮:硬质早熟禾穗5钱,蝉蜕2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硬质早熟禾

药材名称硬质早熟禾

拼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

别名龙须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硬质早熟禾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a sphondylodes Trin.ex Bunge

采收和储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切段。

原形态硬质早熟禾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高30-60cm,有3-4节,顶节位于下部1/3-1/2处,花序以下以及节下处常粗糙而涩。叶鞘无脊,无毛,基部叶鞘有时为淡紫色;叶舌膜质,长约4mm,叶片扁平,稍粗糙,长3-7cm,宽约1mm。圆锥花序紧缩几成穗状;小穗绿色,成熟后草黄色,长5-7mm,有4-6朵小花;颖为被针形,先端有极狭的膜质,膜质下常带黄铜色,脊下部2/3处,和边脉下部1/2处有长柔毛,基部有绵毛;第1外稃长约3mm,内稃和外稃等长,或上部小花的内稃稍长于外稃。花、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双沟旁、河流两岸、低湿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芦竹素( arundoin),无羁萜(friedelin),粘霉酮(glutinone),β-香树脂醇(β-amyrin)和羊齿烯醇(fernenol)。茎基部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和果聚糖(frUctosan)。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小便淋涩;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轴子

    《中药大辞典》:六轴子药材名称六轴子拼音Liù Zhóu Zǐ别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躅果(

  • 大叶熊巴掌

    药材名称大叶熊巴掌拼音Dà Yè Xiónɡ Bā Zhɑ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大叶熊巴掌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longiradiosa(C.Chen)C.C

  • 岗边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岗边菊药材名称岗边菊别名大风草来源菊科紫菀属植物琴叶紫菀Aster panduratus Nees ex Walp.[A. fordii Hem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 白线薯

    药材名称白线薯拼音Bái Xiàn Shǔ别名红藤、山乌龟、一滴血。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白线薯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污毛粗叶木

    药材名称污毛粗叶木别名铁骨银参来源茜草科污毛粗叶木Lasianthus hartii Thun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辛、微甘,温。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湿强筋,

  • 斑茅花

    《中药大辞典》:斑茅花药材名称斑茅花拼音Bān Máo Huā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 川榛

    药材名称川榛别名木里仙来源榛科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tchuensis Franch.,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中南及西南各省。性味甘

  • 水仙根

    《中药大辞典》:水仙根药材名称水仙根拼音Shuǐ Xiān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原形

  • 柳叶见血飞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见血飞药材名称柳叶见血飞别名见血飞、见血愁、大舒筋活血、辣药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五叶铁线莲Clematis quinquefoliolata Hutch.,以根入药。四季可采

  • 宁波溲疏

    《全国中草药汇编》:宁波溲疏药材名称宁波溲疏拼音Nínɡ Bō Sōu Shū来源虎耳草科宁波溲疏Deutzia ningpoensis Reh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