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猪栗根

白猪栗根

药材名称白猪栗根

拼音Bái Zhū Lì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根或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茎皮春、夏、秋季剥取,均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20-25m。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纵裂。幼枝无毛,有时有粉白色鳞秕。叶互生;叶柄长1.5-2.5cm;叶片硬革质,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3cm,宽3.5-9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中部以上疏生锯齿或波状齿,无毛,下面幼时被黄棕色鳞秕,老时被银灰色或灰白色紧贴的蜡层,叶面中脉在上面微突起,侧脉6-9对,支脉较明显。花单性,雄花序常呈圆锥状,轴密生黄褐色鳞秕;雌花单朵生于苞内。果序长8-15cm,每壳斗具1果;壳斗宽卵形至近球形,常有短柄,顶端破裂,连刺直径1.5-2cm,高1.2-1.8cm,熟时2瓣裂,刺常基部连生成3-5刺环,刺长3-6mm,稀达1cm,壳斗壁可见;坚果宽卵形至球形,直径1-1.5m,高1-1.4m,顶部疏被平伏毛,果脐小于坚果底部。花期4-5月,果期翌年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800m的针阔叶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四川(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

性味辛;涩;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泻。主肠炎;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蕨鸡

    药材名称小蕨鸡拼音Xiǎo Jué Jī别名***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叶。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倾斜,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

  • 鸡肾草

    《中药大辞典》:鸡肾草药材名称鸡肾草拼音Jī Shèn Cǎo别名鸡肾子、腰子草、双仁、肾经草(《荆州中草药》)。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鸡肾草的全草。8~9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

  • 猪骨

    《中药大辞典》:猪骨药材名称猪骨拼音Zhū G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骨头。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功能主治治下痢、疮癣。①《纲目》:"颊骨煎汁服,解丹

  • 风兰

    药材名称风兰拼音Fēnɡ Lán别名净瓶、石芭蕉、大果上叶、牛骨棒出处凤兰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群芳卷,曰:“风兰一名净瓶,生云南临安。模根,根上先生绿实,大如甜瓜,有棱,形似田家磷碌。实上生长柄,二叶

  • 野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野樱桃根药材名称野樱桃根拼音Yě Yīnɡ Táo Gēn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盘腺野樱桃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樱桃"条。性味甘,平。

  • 黑壳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壳楠药材名称黑壳楠别名岩柴、楠木、八角香来源樟科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 Hemsl.,以根、枝、树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四川、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性味辛、

  • 多脉鹅耳枥

    药材名称多脉鹅耳枥拼音Duō Mài é ěr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剥取根皮,

  • 牛耳枫子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子药材名称牛耳枫子拼音Niú ěr Fēnɡ Zǐ别名土鸦胆子(《广西中药志》),羊屎子(《中药材手册》)。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果实。秋后果实

  • 雀榕根

    《中药大辞典》:雀榕根药材名称雀榕根拼音Què Rónɡ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笔管榕的根。功能主治治乳痈,干根五钱,酒水煎服;另用鲜叶加冷饭捣烂外敷。摘录《中药大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