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葫芦

水葫芦

《中药大辞典》:水葫芦

药材名称水葫芦

拼音Shuǐ Hú Lu

别名大水萍、凤眼莲、水浮莲、洋水仙(《广州植物志》)。

出处《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雨久花科植物凤眼蓝全草。夏、秋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浮水植物或生于泥沼中。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大小不等,宽2.5~12厘米;叶柄长或短,中部以下肿胀,基部有鞘状苞片。花茎单生,长13~30厘米,中部有鞘状苞片;穗状花序有花6~12朵;花被长约5厘米,青紫色,管弯曲,外面近基部有腺毛,裂片6,上面1枚较大,蓝色而有黄色斑点;雄蕊3长2短;子房无柄,花柱线形。蒴果包藏于凋萎的花被管内。种子多数,卵形,有棱。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水塘中。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广西药植名录》:"清凉解毒,除湿,祛风热。外敷热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葫芦

药材名称水葫芦

拼音Shuǐ Hú Lu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Waterhyacinth

别名大水萍、水浮莲、洋水仙、凤眼蓝、浮水莲、水莲花、水鸭婆

出处出自《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雨久花科植物凤眼蓝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Solms[Pontederia crassipes Mar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凤眼莲 多年生浮水或生于泥沼中的草本。须根发达。叶丛生于缩短茎的基部,叶柄长或短,中下部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气囊,基部有鞘状苞片;叶片卵形或圆形,大小不等,宽2.5-12cm。花茎单生,高13-30cm,中上部有鞘状苞片;穗状花序有花6-12朵;花被6裂,长约5cm,青紫色,管弯曲, 外面靠近基部处有腺毛;上面一枚较大,蓝色,中央有黄色斑点;另外5枚近相等;雄蕊3长2短;长的伸出花外;子房无柄,花柱线形。蒴果包藏于凋萎的花被管内。种子多数,卵形,有纵棱。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塘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长江以南地区广泛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和阳光,畏寒冷,在水温18-22℃,水深30cm左右时生长最好。天然繁殖能力极强。 栽培技术 用分株法繁殖。在高温季节繁殖生长力极强,根系发达,其宿根和匍匐枝可天然繁殖,将其分割栽入水下泥土或投入水中,就能很快到处蔓延繁殖,不仅具有净化水面的功能,又是很好的饮料和绿肥。

化学成分根含赤霉素类(gibberellins)成分以及N-苯基-2-萘胺(N-phenyl-2-naphthylamine),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油酸甘油酯[glycerol 1,9-12(Z,Z)-octadecadienoic acid]。花含花色甙,其结构为[6'''-(飞燕草素-3-龙胆二糖基)][6″-芹菜素7-葡萄糖基]丙二酸酯

性味辛;淡;凉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利水通淋;清热解毒。主风热感冒;水肿;热淋;尿路结石;风疹;湿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广西药植名录》:清凉解毒,除湿,祛风热。外敷热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屎树

    药材名称鸡屎树别名粗叶树、粗叶木、木鸡屎藤、树鸡屎藤、鸡屎木来源茜草科鸡屎树Lasianthus chinensis Bent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化学成分叶含豆甾醇、β-谷

  • 麻妹条叶

    《中药大辞典》:麻妹条叶药材名称麻妹条叶拼音Má Mèi Tiáo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叶。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治刀伤。麻

  • 香根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根芹药材名称香根芹拼音Xiānɡ Gēn Qín来源伞形科香根芹Osmorhiza aristata (Thunb.)Makino et Yabe var. laxa

  • 峨眉半边莲

    《中药大辞典》:峨眉半边莲药材名称峨眉半边莲拼音é Méi Bàn Biān Liá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峨眉莲座蕨的根茎。秋季采挖,晒干。

  • 鸡蛋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蛋果药材名称鸡蛋果来源西番莲科鸡蛋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东、福建、台湾。化学成分果汁含有机酸、枸橼酸93~96%及苹果酸4~

  • 川莓

    药材名称川莓拼音Chuān Méi别名大乌泡、乌泡来源蔷薇科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性味酸、咸,平。功能主治

  • 安徽刺黄柏

    药材名称安徽刺黄柏拼音ān Huī Cì Huánɡ Bò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

  • 白杨枝

    《中药大辞典》:白杨枝药材名称白杨枝拼音Bái Yánɡ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枝。功能主治《纲目》:"消腹痛,治吻疮。"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野升麻

    《中药大辞典》:野升麻药材名称野升麻拼音Yě Shēnɡ M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穗升麻的根茎。9~10月采挖根茎,去净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单穗升麻,又名:野菜升麻

  • 篱笆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篱笆竹药材名称篱笆竹别名类芦、石珍茅、飞竹叶、聊箭杆子、假芦来源禾本科篱笆竹Neyraudia reynaudiana (Kunth) Keng,以嫩苗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