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排钱草

毛排钱草

《中药大辞典》:毛排钱草

药材名称毛排钱草

拼音Máo Pái Qián Cǎo

别名排钱草、叠钱草(《南宁市药物志》),麒麟片(《广西中药志》)。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鳞狸鳞地上部分。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鳞狸鳞又名:连里尾树。

小灌木,高0.5~1.5米。茎、枝密被黄色绒毛。3出复叶,小叶披针形或矩圆形,顶端小叶较长,长5~6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或微缺,边缘浅波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侧生小叶较小,阔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4厘米,宽2~3厘米,基部偏斜;托叶1对,卵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由多数伞形花序组成,每一伞形花序隐藏于2个长1~3厘米的圆形、叶状的苞片内;花柄长2~3毫米,与萼同被短柔毛;萼5齿裂,外侧2裂齿愈合为1;花冠蝶形,白色,旗瓣倒卵圆形,翼瓣长方形,龙骨瓣较翼瓣为小;雄蕊10,2体;子房线形,密被绢状毛。荚果通常3节,长8~13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旁荒地,山野小林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平。"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消肿,去湿滞风热。治跌打,乳疮,咳血,血淋,小儿牙疳及月内锁喉,牙痛,头疮。"

②《广西中药志》:"治疳积,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治风湿骨痛:毛排钱草根四两,浸酒一斤。每服五钱至一两,并外擦痛处。(《广西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毛排钱草

药材名称毛排钱草

拼音Máo Pái Qián Cǎo

英文名Herb of Elegant Tickclover

别名排钱草、叠钱草、麒麟片。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鳞狸鳞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odium elegans(Lour.)Desv.[Hedysarum eleans Lour.;Desmodium elegans(Lour.)Bent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鳞狸鳞 直立亚灌木,高0.5-1.5m。茎和枝均密被黄色绒毛。托叶1对,卵状披针形;三出得叶;叶片厚革质,披针形或长圆形,顶端小叶较大,长5-6cm,宽3-4cm,先端贺钝或微凹,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浅波状,两面均被绒毛,下面尤密,侧生小叶较小,阔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4cm,宽2-3cm。圆锥花序顶生,长15-25cm,由多数伞形花序组成,叶状苞片圆形,长1-3cm,伞形花序隐藏于内;小花梗长2-3mm;花萼筒状,被短柔毛,萼5齿裂,外侧2裂齿愈合为1;碟形花冠白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长方形,龙骨瓣较翼瓣为小;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密被缉状毛。荚果通常3节,长8-13mm,密被银灰色绒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林边、山野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散瘀消积;止血;清热下痢。主跌打瘀肿;衄血;咳血;血淋;风湿痹痛;慢性肝炎;湿热下痢;小儿疳积;乳痈;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消肿,去湿滞风热,治跌打,乳疮,咳血,血淋,小儿牙疳及月内锁喉,牙痛,头疮。

2.《广西中药志》:治疳积,瘰疬。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铜绿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绿药材名称铜绿拼音Tónɡ Lǜ别名铜青来源为铜在空气中受潮后被氧化,表面所生的绿色碱式碳酸铜,或为糠青(即碱式碳酸铜)与熟石膏加水拌和压成扁块的加工品及天然的孔雀石。

  • 光叶石楠

    药材名称光叶石楠拼音Guānɡ Yè Shí Nán别名千年红、石眼树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 (Thunb.)Maxim.采收和储藏

  • 猪肤

    《中药大辞典》:猪肤药材名称猪肤拼音Zhū Fū别名猪皮(《汤液本草》)。出处《汤液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皮肤。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含水分46%,蛋白质26.4%

  • 肉桂

    《中国药典》:肉桂药材名称肉桂拼音Ròu Guì英文名CORTEX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

  • 云南双盾木

    药材名称云南双盾木别名鸡骨柴、垂枝双盾木来源忍冬科云南双盾木Dipelta yunnanensis Franch.[D. ventricos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平

  • 聚藻

    药材名称聚藻拼音Jù Zǎo别名水藻、水蕴、鳃草、午尾蕴、藻、金鱼草、草纱、小二仙草、狗尾巴草、狐尾草出处《本草图经》在"海藻"条引陆玑《诗疏》云:"藻,水草,生水底。有二种…&hell

  • 白术

    《中国药典》:白术药材名称白术拼音Bái Shù英文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

  • 蝮蛇骨

    《中药大辞典》:蝮蛇骨药材名称蝮蛇骨拼音Fù Shé Gǔ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骨骼。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赤痢,取骨烧为黑末,饮下三钱匕。"

  • 软枣子

    《中药大辞典》:软枣子药材名称软枣子拼音Ruǎn Zǎo Zi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粘液质、淀粉、蛋白质、鞣质、有机酸、维生素C(75~90毫克%)

  • 红茎黄芩

    药材名称红茎黄芩拼音Hónɡ Jīnɡ Huánɡ Qín英文名Redstem Skullcap别名多子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