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横经席

横经席

《全国中草药汇编》:横经席

药材名称横经席

拼音Hénɡ Jīnɡ Xí

别名篦子王、梳篦王、薄叶红厚壳、独角风、铁将军、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

来源藤黄科胡桐属植物薄叶胡桐Calophyllum membranaceum Gardn. et Champ.,以根、叶入药。全年或秋冬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止痛。

根、叶: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月经不调,痛经。

叶: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根、叶0.5~1两;叶外用适量,研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横经席

药材名称横经席

拼音Hénɡ Jīnɡ Xí

别名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梳篦木、独角风(《广西中草药》)。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藤黄科植物薄叶胡桐。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灌木至小乔木,高1~5米。幼枝四棱形,有狭翅。叶对生,薄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12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略反卷,中脉上面凸起,侧脉细密,平行排列成篦子形。花两性,白色略带微红,通常3朵,有时1~5朵排成聚伞花序;小苞片线形,早落;萼片4,外面2片较小,圆形,内面2片较大,倒卵形;花瓣通常4,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合生成4束;子房卵形,花柱细长,柱头钻状。核果卵状长圆形,长1.6~2厘米,宽1~1.2厘米,顶端有短尖头。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疏林或密林中。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平。"

功能主治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补肾强腰。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肾虚腰痛。"

②《广西中草药》:"治月经不调,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横经席

药材名称横经席

拼音Hénɡ Jīnɡ Xí

英文名Root of Membranaceous Beautyleaf

别名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梳篦木、独角风、篦子王、梳篦王、铁将军。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薄叶红厚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phyllum membranaceum Gardn.et Champ.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薄叶红厚壳灌木至小乔木,高1-5m。幼枝四棱形,有狭翅。单叶对生,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12cm,宽1.5-3.5cm,先端渐尖、急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反卷,两面光泽,干时暗褐色;中脉上面凸起,侧脉纤细,平行排列成篦子形。聚伞花序腋生,具花3朵,有时为1-5朵,被微柔毛;小苞片线形,早落;萼片4,外面2片较小,圆形,内方2片较小,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合生成4束;子房卵球形,花柱细长,柱头钻状。核果卵状长圆形,长1.6-2cm,宽1-1.2cm,先端有短尖头,成熟时黄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痛。主风湿痹证;肾虚腰痛;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补肾强腰。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肾虚腰痛。

2.《广西中草药》:治月经不调,痛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梢蛇

    药材名称乌梢蛇拼音Wū Shāo Shé英文名ZAOCYS别名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的干

  • 翡翠

    《中药大辞典》:翡翠药材名称翡翠拼音Fěi Cuì出处《纲目》来源为翠鸟科动物白胸翡翠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长,呈珊瑚红以至红赤色。虹膜暗褐色。头、后颈、胸侧及下体均深赤栗色;颏、

  • 白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柳药材名称白柳别名苏盖提[维名]来源杨柳科白柳Salix alba L.,以叶、芽、根入药。生境分部新疆、甘肃、青海。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湿。主治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

  • 砒石

    《中药大辞典》:砒石药材名称砒石拼音Pī Shí别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信砒(孙用和),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的矿石。目前多为毒

  • 白鲜皮

    《中国药典》:白鲜皮药材名称白鲜皮拼音Bái Xiān Pí英文名CORTEX DICTAMNI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

  • 豨仙草

    药材名称豨仙草拼音Xī Xiān Cǎo别名豨莶草、蘅签草、野苏子、香苏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丽江糙苏带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likiangensis C.Y.Wu[P.b

  • 牛肝

    《中药大辞典》:牛肝药材名称牛肝拼音Niú Gān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性味甘,平。①《日用本草》:"味甘,凉。"②《本草经疏》:"味苦甘,气

  • 土砂仁

    药材名称土砂仁拼音Tǔ Shā Rén出处《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果实或种子。秋季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姜"条。生境分部产福建、广东等地。性状干燥果实阔椭

  • 萝芙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萝芙木药材名称萝芙木拼音Luó Fú Mù来源夹竹桃科萝芙木属植物萝芙木Rauvolfia verticillata (Lour.)Baill.及云南

  • 李子

    《中药大辞典》:李子药材名称李子拼音Lǐ Zi别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原形态李(《诗经》)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无毛,红棕色有光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