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木苎麻

木苎麻

药材名称木苎麻

拼音Mù Zhù Má

别名粗糠壳、虾公须、山水柳、水柳黄、水柳仔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密花苎麻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pendulifloraWedd.exLongvar.loochooensis(Wedd.)W.T.Wang[B.densifloraHook.etArn.;B.platyphyllavar.loochooensisWed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1.5-4.5m。小枝密被短伏毛,近方形,有浅纵沟。叶对生;叶柄长0.6-2.5cm,托叶钻形;叶片厚纸质,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5-19cm,宽1.2-3.5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钝、圆形或不明显心形,边缘自基部之上有小钝牙齿,上面有稍密的短伏毛。穗状花序通常雌雄异株,有时枝上部的雌性,单生叶腋,雌穗状花序长4-12cm;其下者为雄性,常2条腋生。雄花花被片4,下部合生,雄蕊4。雌花花被片纺锤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渐狭,较短,长1-1.5mm,柱头长达1mm,瘦果周围具翅。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及山谷林中、灌丛或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等地。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消肿。主皮肤瘙痒;创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裸茎千里光

    药材名称裸茎千里光别名紫背草来源菊科裸茎千里光Senecio nudicaulis Buch.-H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微酸、涩,平。功能主治消炎,清热,通经活络,利湿,调经。主治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多穗石柯叶

    《中药大辞典》:多穗石柯叶药材名称多穗石柯叶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Yè别名甜茶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柯的叶。春、夏采收。原形态

  • 老鸦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鸦花藤药材名称老鸦花藤拼音Lǎo Yā Huā Ténɡ别名大血藤、嘿良龙[傣]来源豆科老鸦花藤Mucuna macrocarpa Wall.,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紫葳茎叶

    《中药大辞典》:紫葳茎叶药材名称紫葳茎叶拼音Zǐ Wēi Jīnɡ Yè别名凌霄藤、争墙风(《常用中草药配方》),白狗肠(《广西中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紫葳种植物紫葳的茎叶。原形态植物

  • 拔毒草

    药材名称拔毒草拼音Bá Dú Cǎo别名筋骨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macrosperma Wall. Ex Benth.采收和储藏:2-

  • 驳骨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驳骨丹药材名称驳骨丹拼音Bó Gǔ Dān别名小驳骨、细叶驳骨兰、臭黄藤来源为爵床科裹篱樵属植物裹篱樵Gendarussa vulgaris Nees [Justicia

  • 蒲桃壳

    《中药大辞典》:蒲桃壳药材名称蒲桃壳拼音Pú Táo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原形态蒲桃(《罗浮志

  • 三棱草

    药材名称三棱草拼音Sān Lénɡ Cǎo别名大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薹的带根全草。7~8月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横

  • 双花鞘花

    药材名称双花鞘花拼音Shuānɡ Huā Qiào Huā别名八角寄生、二苞鞘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双花鞘花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oso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