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苦草

山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苦草

药材名称山苦草

别名苦草、胆草

来源唇形科山苦草Ajuga pantantha Hand. Mazz.,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消炎解毒。主治慢性肝炎,尿路感染,口腔炎,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配方用,用量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苦草

药材名称山苦草

拼音Shān Kǔ Cǎo

别名苦草、胆草、散血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散瘀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pantanth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8-11月花开期采收,洗净 ,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散瘀草,多年生草本,长7-32cm。平展上升或齿匍匐茎,细弱,密被灰白色长柔毛或绵状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坚纸质,干时黑色,下面常带红色,长圆状倒卵形或倒三角状卵形,长1.5-3cm,宽0.8-1.8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两面被疏柔毛,边缘具不整齐疏齿,具缘毛。轮伞花序具4-8花,着生于叶腋内;花梗内;花萼紫色,漏斗状,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具10脉,萼 齿5;花冠淡紫、紫红色或紫蓝色,长0.8-1cm,外面被疏柔毛,内面基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圆形,下唇宽大,伸长;雄蕊4,二强;花盘环状,裂片不明显。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褐色,背部具网状皱纹,腹部1果脐,果脐约占腹面1/2。花期8-11朋,果期10月左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2700m的干燥荒坡矮草丛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化学成分全草含金疮小草素(ajugacumbin)B,大籽筋骨草素(ajugamacrin)C-E及山苦草素(ajugapantin)A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慢性肝炎;小便淋痛;口疮;疮疡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望月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望月砂药材名称望月砂拼音Wànɡ Yuè Shā别名野兔粪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

  • 狗仔花

    药材名称狗仔花拼音Gǒu Zǎi Huā别名大叶咸虾花、鲤鱼草来源菊科斑鸠菊属植物咸虾花Vernonia patula (Ait.)Merr.,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性味辛、微苦,

  • 风藤

    药材名称风藤拼音Fēnɡ Ténɡ别名小叶风绳(《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小木莲(《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爬藤榕的根、茎。原形态爬藤榕,又名:狭叶薜荔。常

  • 雪山林

    《中药大辞典》:雪山林药材名称雪山林拼音Xuě Shān Lín别名捆仙绳(《陕西植药调查)),黄秧连(《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长青草(《甘肃卫生通讯》(4)1972)。出处《陕西中草药》来

  • 虾须豆

    《中药大辞典》:虾须豆药材名称虾须豆拼音Xiā Xū Dòu别名土甘草(《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原形态直

  • 椰子皮

    药材名称椰子皮拼音Yē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椰子(《海药本草》),又名:胥余(《史记》),胥耶(《汉书》),越王头(《南方草木状》),椰栗(

  • 大伸筋草

    药材名称大伸筋草拼音Dà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鹿角草、青蛇勒公、裤带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龙骨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

  • 无根藤

    药材名称无根藤拼音Wú Gēn Ténɡ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来源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

  • 甜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甜瓜子药材名称甜瓜子拼音Tián Guā Zǐ来源为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收集种子,洗净晒干。性味甘、寒。无毒。功能主治

  • 红榔木

    《中药大辞典》:红榔木药材名称红榔木拼音Hónɡ Lánɡ Mù别名棉榔树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