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构树汁

小构树汁

药材名称小构树汁

拼音Xiǎo Gòu Shù Zhī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树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割划树皮,使胶汁流出,收集。

原形态落叶灌木。枝显着地伸长而呈蔓生,有乳汁。单叶互生;叶柄长 l-2cm;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13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有2-3个乳头状腺体,不裂或2-3深裂,上面绿色,被伏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细柔毛,边缘有细锯齿;基出脉3条。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为圆柱状葇荑花序,长l-1.5cm;雄花花被4裂;雄蕊4;雌花序为头状,直径 4-6mm;雌花具短梗或近无梗,花被管先端有2-3锐齿;子房倒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线形。聚花果球形,直径0.7-1cm,肉质,成熟时红色。小核果椭圆形,表面有疣。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海拔200-1700m的山坡灌丛、溪边路旁或次生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各地及陕西。

性味涩;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清热解毒。主皮炎;疥癣;蛇虫犬咬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取汁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栗花

    《中药大辞典》:栗花药材名称栗花拼音Lì Hu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②《四川中药志》:&q

  • 网脉橐吾

    药材名称网脉橐吾拼音Wǎnɡ Mài Tuó Wú别名山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网脉橐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dictyoneura (Franch.) Hand.-Maz

  • 羊吊钟

    药材名称羊吊钟别名玉吊钟来源景天科羊吊钟Kalanchoe verticillata Ellio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烧烫伤,外伤出血:用鲜全草捣烂外敷。疮疖红肿

  • 丽子藤

    药材名称丽子藤拼音Lì Zǐ Ténɡ英文名root of Yunan Dregea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丽子

  • 蛇含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含石药材名称蛇含石拼音Shé Hán Shí别名蛇黄来源为褐铁矿的结核。除去泥土。性状略呈圆球形或不规则的长圆形,大小不一,直径约0.7~3厘米。黄

  • 营实

    《中药大辞典》:营实药材名称营实拼音Yínɡ Shí别名蔷薇子(陶弘景),野蔷薇子(《东医宝鉴》),石珊瑚(《纲目拾遗》)。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果实。8~9月采收

  • 螃蟹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七药材名称螃蟹七别名少穗鹿药、少穗花、铁拐子[西藏]来源百合科鹿药属植物管花鹿药Smilacina henryi (Baker)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和根入药。秋

  • 樝子

    《中药大辞典》:樝子药材名称樝子拼音Zhā Zǐ别名和圆子(《雷公炮炙论》),西南木瓜(《中药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果熟时采摘,纵剖为两半或数片,晒干或烘干。原形态木桃

  • 麦撇花藤

    药材名称麦撇花藤拼音Mài Piě Huā Ténɡ别名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广西药植名录》),定心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邓嘿罕(傣名)。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茶茱萸

  • 崖棕根

    《中药大辞典》: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原形态崖棕,又名:宽叶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丛生,横走;茎侧生,高达30厘米,扁而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