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女贞根

女贞根

《中药大辞典》:女贞根

药材名称女贞根

拼音Nǚ Zhēn Gēn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木犀科植物女贞,9~10月采挖。

性味《重庆草药》:"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散气血,止气痛。治胸病,咳嗽,白带。"

复方①治盐齁、乳齁:女贞根一两五钱.炖五花肉,早晚空心服,隔一周,可再如法炖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干病经闭、咳嗽:女贞根半斤,女儿茶根四两,红藤四两。泡酒,早晚各服一杯。(《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女贞根

药材名称女贞根

拼音Nǚ Zhēn Gēn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rum lucidum Ait.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5m。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灰色或紫红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单叶对生;叶柄长1-3cm,上面具沟;叶片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7cm,宽3-8cm,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圆锥花序顶生,长8-20cm,宽8-25cm;花序梗长达3cm;花序基部苞片常与叶同型,小苞片披针形或线形,凋落;花无梗或近无梗;花萼无毛,长1.5-2mm,齿不明显或近截形;花冠长4-5mm,裂片长2-2.5mm,反折;花丝长1.5-3mm,花药长圆形,长1-1.5mm;花柱长1.5-2mm,柱头棒状。果肾形或近肾形,长7-10mm,径4-6mm,深蓝黑色,成熟时呈红黑色,被***。花期5-7月,果期7月至翌年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m以下的疏林或密林中,亦多栽培于庭院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咳喘;祛湿浊。主哮喘;咳嗽;经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45g;或浸酒。

各家论述《重庆草药》:散气血,止气痛。治齁病,咳嗽,白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稷米

    药材名称稷米拼音Jì Mǐ别名粢米、穄米(《补缺肘后方》),糜子米(《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壳用。性味甘,平。①《别录》:"

  • 乌泡刺

    药材名称乌泡刺拼音Wū Pào Cì别名乌龙摆尾、倒生根、过江龙、寒莓、乌泡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 Hance,以根、叶及种子入药。夏季采叶,

  • 臭柏

    《中药大辞典》:臭柏药材名称臭柏拼音Chòu Bǎi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

  • 大叶狼豆柴

    药材名称大叶狼豆柴拼音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

  • 椴叶独活

    药材名称椴叶独活拼音Duàn Yè Dú Huó别名独活、前胡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椴叶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tillifolium Wolff采收和储藏:春末秋初时采

  • 大散血

    药材名称大散血拼音Dà Sàn Xuè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前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japonica Thunb.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灰褐色多细胞柔毛。茎细弱,

  • 刺通草

    药材名称刺通草拼音Cì Tōnɡ Cǎo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

  • 滑背草鞋

    《中药大辞典》:滑背草鞋药材名称滑背草鞋拼音Huá Bèi Cǎo Xié别名蒲公荚(《广西中草药》),土蒲公英(《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光栓

  • 滴水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水珠药材名称滴水珠拼音Dī Shuǐ Zhū别名一滴珠、一粒珠、石半夏、水半夏、制蛇子、独叶一枝花、心叶半夏、石蜘蛛、石里开、独龙珠、蛇珠、岩芋来源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滴水珠Pin

  • 尿泡草

    药材名称尿泡草拼音Niào Pào Cǎo别名羊卵泡出处《陕甘宁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种植物苦马豆的果实。秋季采收,晾干。原形态矮小灌木,高20~60厘米,有疏生短伏毛。羽状复叶;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