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白药

大白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白药

药材名称大白药

拼音Dà Bái Yào

别名白药、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

来源萝藦牛奶菜属植物大白药Marsdenia griffithii Hook. F.,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研粉。

性味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止血接骨。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

注意禁与百草霜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白药

药材名称大白药

拼音Dà Bái Yào

别名白药、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萝摩科植物大白药全株。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原形态攀援藤本,高10余米。茎圆柱形,灰褐色,有明显的木栓质皮孔,幼枝绿色,无毛,在节上稍膨大。单叶对生;坚纸质;卵圆形至长圆状卵圆形,长8~13厘米,宽5.5~8.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全缘,侧脉4~5对;叶柄长1~4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小。蓇葖果厚,肉质。种子有冠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高寒山谷地及山坡上。

性味麻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止血接骨。治外伤出血,骨折,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患处或捣烂敷。

注意禁与百草霜同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白药

药材名称大白药

拼音Dà Bái Yào

英文名Griffith Condorvine, Root of Griffith Condorvine

别名白前、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小白药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大白药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rsdenia griffithii Hook. F.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茎灰褐色,有皮孔;小枝灰绿色,干后髓中空。节间长达6cm。叶对生;叶柄长达4cm;叶片宽卵形,长7-10cm,宽5-7cm,先端钝尖,基部近心形,几无毛;侧脉约6对团集聚伞花序腋生,多数叠生;花萼5裂,外面被柔毛,内面基部有5个腺体;花冠白色,近钟形,花冠简内面被倒生柔毛,花过裂片5,向右覆盖,内面被短柔毛;副花冠裂片钻状或狭披针形,基部宽而肉质;花粉块1个,直立;子房无毛,花柱圆柱状,柱头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蓇葖果木质,长圆状,长达9cm,直径约4cm。种子扁,有薄膜质的边,先端具白色绢质的种毛。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化学成分茎含4种三萜:大白药醇(griffith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龙吉甙元(longispinogenin)和墨西哥仙人常皂甙元(chichipegenin)[1]。

性味味辛、苦、性平、有毒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止血接骨;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肿足蕨

    药材名称肿足蕨拼音Zhǒnɡ Zú Jué别名活血草、金毛狗[河南]、黄鼠狼[贵州]、石猪鬃来源蕨类金星蕨科肿足蕨属植物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 (Fors

  • 芙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芙蓉花药材名称芙蓉花拼音Fú Rónɡ Huā功能主治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一至二两(干

  • 岩节连

    《中药大辞典》:岩节连药材名称岩节连拼音Yán Jié Liá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蕨叶人字果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褐色,有多数须根。叶基生,

  • 珊瑚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珊瑚藻药材名称珊瑚藻来源藻类红藻门珊瑚菜Corallina officinalis L.,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珊瑚藻药材名称珊瑚藻拼音

  • 礜石

    《中药大辞典》:礜石药材名称礜石拼音Yù Shí别名礜(《山海经》),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本经》),白礜石、鼠乡、泽乳(《吴普本草》),太白石,石盐(《别录》)。出处《本经》

  • 大芒萁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芒萁药材名称大芒萁别名大羽芒萁来源蕨类里白科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以髓心、嫩苗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性味微甘,

  • 蒒实

    药材名称蒒实拼音Shī Shí别名自然谷、禹余粮(张华《博物志》),师草实(《本草拾遗》),砂贡子(《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蒒草的果实。原形态蒒草(《海药本草》

  • 华西小石积

    药材名称华西小石积拼音Huá Xī Xiǎo Shí Jī别名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树、马屎果、蒿叶叶、地石榴、小黑果、老鸦果、小石积木、沙糖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华西小石积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

  • 松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香药材名称松香拼音Sōnɡ Xiānɡ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或同属数种植物的

  • 天竹黄

    药材名称天竹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别名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出处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1.韩保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