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壶卢

壶卢

《中药大辞典》:壶卢

药材名称壶卢

拼音Hú Lú

别名匏(《诗经》),匏瓜(《论语》),壶(《鹖冠子》),瓠瓜(《说文》),甜瓠瓤(《唐本草》),腰舟(《鹖冠子》陆佃注),瓠匏(《滇南本草》),藈姑(《群芳谱》),葫芦瓜(《本草求原》),葫芦(《饮片新参》)。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葫芦科植物瓢瓜果实。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全株苍绿色,被软毛;卷须分枝。叶互生;叶片心状卵圆形或肾状卵圆形,长宽各约10~40厘米,稍有角裂或3浅裂,先端钝尖,边缘有短齿,基郎心形,有长叶柄,顶端具腺齿2枚。花雌雄同株,单生于叶腋;雄花柄较叶柄为长,雌花柄短;萼漏斗状,5裂,裂齿狭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稍圆形。雄花雄蕊3枚,花药结合,一药只1室,另二药各具2室;雌花子房椭圆形,有绒毛,花柱短,柱头3枚,各2裂。果实大型,呈扁圆球形或梨形,幼时略柔软,淡绿色,熟后外皮变硬,近于白色。种子白色,多数,呈倒卵状长椭圆形。花期7~8月。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原种葫芦干瓢中含葡萄糖20%,戊聚糖等。果实成熟时木质素的含量增多,而莽草酸等含量减少。

另有谓葫芦有毒,含葫芦素B。

药理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葫芦煎剂0.4克/公斤有显着的利尿作用,其作用较虫笋略强而持久,如与虫笋合用,利尿效果比单用者显着。家兔以葫芦煎剂2克/公斤灌胃,每日排尿总量虽无甚增加,但在给药后的最初12小时内,尿量较平时增加40%;如以葫芦虫笋等量混合煎剂灌胃,尿量增加达67.41%。家兔以2克/公斤/日灌胃,连续1周无不良反应。去皮根可治水肿,并有致泻作用。

葫芦素B对兔之最小致死量为0.6毫克/公斤(静脉注射?),注射于麻醉猫0.3毫克/公斤可致死,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1毫克/公斤,动物之死亡皆由于急性肺水肿;死后解剖除肺充血外,有全身青紫、心停于扩张期、胃粘膜郁血等。某些变种的果肉或叶有致泻作用。

性味甘,淡,平。

①《滇南本草》:"性寒,甘淡。"

②《品汇精要》:"味甘,性平,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入肺、牌、肾经。

①《本草求真》:"入心、胃、大小肠,兼入肺。"

②《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治水肿,腹胀,黄疸,淋病。

①陶弘景:"利水道。"

②《饮膳正要》:"主消水肿,益气。"

③《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

④《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

⑤《陆川本草》:"润肺。治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煅存性研末。

注意中寒者忌服。

滇南本草》:"动寒疾,有寒疾食之,肚腹疼。发腹中风湿痰积,有风湿积食之,肚腹疼痛。出风疹,不宜多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壶卢

药材名称壶卢

拼音Hú Lú

英文名Peel of bottle Gourd, Peel of Calabash

别名匏、匏瓜、壶、匏瓜、甜瓠 、腰舟、瓠匏、藈姑、葫芦瓜、葫芦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纲目》:古人壶、瓠、匏三名皆可通称,初无分别。而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芦。各分名色,迥异于古。以今参详,其形状虽各不同,而苗叶皮于性味则一。悬瓠,今人所谓茶酒瓢者是也;蒲芦,今之药壶卢是也。郭义恭《广志》谓之约腹壶,以其腹有约束也。亦有大小二种也。长瓠、悬瓠、壶卢、匏瓜、蒲卢,名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葫芦、瓠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Standl.[Cucurbita siceraria Molina]2.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a (Ser.) Hara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已成熟但外皮尚未木质化的果实,去皮用。

原形态1.葫芦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叶柄纤细,长16-20cm,被毛;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约10-35cm,不分裂成3-5裂,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宇航局。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cm,裂片披针形,长5mm,花冠白色,裂片皱波状,长3-4cm,宽2-3cm,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丝长工3-4mm,花药长8-10mm,长圆形,药室折曲;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mm,子房中间缢缩,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果产初为绿以,后变白色至带黄色,果形变形较大,因不同变种和品种而异,有呈哑铃状,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cm,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杓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先驱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mm。花期7-8月,果期8-9月。

2.瓠瓜 本种与戎芦的主要区别在于:瓠果扁球形,直径约30cm。

生境分部1.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2.我国各地有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不耐低温、喜光,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宜选择富含腐殖质的保肥和保水力强的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每殖,直播法。4月份播各,将经浸种、催芽的种子,在宽1.5m的畦面上,按行株距60cm×60cm开穴点播,每穴播种3-4颗,播后覆土2-3cm。

田间管理 出苗后注意松土队除草,排水防渍,灌水防旱。苗期施提苗肥1次,摘民后施分蔓肥1次,果实迅速生长时施果肥1次,开始采收后再分期追肥2次,促使后续瓜生长。苗开始抽蔓时,开始插人字形支架引苗蔓上架。一般于主蔓6叶左右进行第1次摘民,当侧蔓结果后进行第2次摘心,以促使第2次侧蔓抽生和结瓜,此后,可任其自然生处或再进行第3次摘心。

化学成分葫芦杂交种果实含22-脱氧葫芦苦素(22-de-oxocucurbitacin)D及少量22-脱氧异葫芦素(22-deoxoisocucur-bitacin)D[1]。

药理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煎剂0.4g/kg有显着的利尿作用,其作用较虫笋略强而持久,如与虫笋合用,利尿效果比单用者显着。家兔以葫芦煎剂2g/kg灌胃,每日排尿总量虽无甚增加,但在给药后的最初12小时内,尿量较平时增加40%;如以葫芦虫笋等量混合煎剂灌胃,尿量增加达67.4%。家兔以2g/kg/日灌胃,连续1周无不良反应。去皮根可治水肿,并有致泻作用。

毒性葫芦素B对兔之最小致死量为0.5mg/kg(静脉注射),注射于麻醉猫0.3mg/kg可致死,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 1mg/kg,动物之死亡皆由于急性肺水肿;死后解剖除肺充血外,有全身青紫、心停于扩张期、胃粘膜郁血等。某些变种的果肉或叶有致泻作用。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通林;散结。主水肿;腹水;黄疸;消渴;淋病;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煅存性研末。

注意中寒者忌服。《滇南本草》:动寒疾,有寒疾食之,肚腹疼。发腹中风湿痰积,有风湿积食之,肚腹疼痛。出风疹,不宜多食。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

2.《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

3.《陆川本草》:润肺。治肺燥咳嗽。

4. 陶弘景:利水道。

5.《饮膳正要》:主消水肿,益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蜗生

    《中药大辞典》:老蜗生药材名称老蜗生拼音Lǎo Wō Shēnɡ别名天蓝(《江苏州府志》),黑荚苜蓿、杂花苜蓿(《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贵州草药》),丫雀扭、三三光(江西《草

  • 佛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佛葵药材名称佛葵拼音Fó Kuí别名锈草、红丝线、珍珠菜叶来源茄科佛葵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以全草入药

  • 秦艽

    《中国药典》:秦艽药材名称秦艽拼音Qín Jiāo英文名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别名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左扭、左拧、西秦艽、左秦艽、萝卜艽、辫子艽来

  • 岩豇豆

    《中药大辞典》:岩豇豆药材名称岩豇豆拼音Yán Jiānɡ Dòu别名岩泽兰(《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附生灌木。茎匍匐

  • 金刚散

    《中药大辞典》:金刚散药材名称金刚散拼音Jīn Gānɡ Sàn别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

  • 高粱泡

    药材名称高粱泡拼音Gāo Liɑnɡ Pào别名红娘藤、倒水莲、十月红、十月莓、秧泡子、寒扭、冬寒扭、倒拔千斤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 Ser.,以根

  • 白托柄菇

    药材名称白托柄菇别名托柄菇、平缘托柄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 volvata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

  • 土木香

    《中国药典》:土木香药材名称土木香拼音Tǔ Mù Xiānɡ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 或藏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

  • 百解马兜铃

    药材名称百解马兜铃拼音Bǎi Jiě Mǎ Dōu Línɡ别名白金果榄、山总管、百解薯。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香港马兜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westlandiiH

  • 喜树叶

    《中药大辞典》:喜树叶药材名称喜树叶拼音Xǐ Shù Yè出处江西《中草药学》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药理作用详"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