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证略例

阴证略例

  • 阴证略例

    序祭神应王文岐伯阴阳脉例洁古老人内伤三阴例海藏老人内伤三阴例伤在少阴伤在太阳阴阳寒热各从类生服药同象伊芳尹汤液论例扁鹊仲景例仲景阴证论例易老法霍乱吐泻足阳明总摄六经霍乱与少阴寒热同候叔和阴脉例活人阴脉

  • 阴证略例

    书名。1卷。元·王好古撰于1236年。王氏以阴证伤寒难以辨识与治疗,遂采掇前人有关学说,参附个人见解,专以阴证设论,按病举例说明。全书叙述阴证颇详,首列《内经》阴阳脉例,次叙张洁古及作者的内伤三阴例,

猜你喜欢

  • 脾气主升

    脾的功能特点。脾气能将饮食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它的功能特点上升水谷精微,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参见脾主升清条。

  • 证类本草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 掖门

    ①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掖门在掖下攒毛中一寸,名太阳阴,一名掖间。灸五十壮,主风。”《千金翼方》作腋门。位于腋中线上,腋窝下1寸处。主治诸风惊妄,呃逆,狐臭,瘰疬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

  • 托天

    自我按摩方法。术者取坐位,两手握拳后,向上举起,然后分别放在两膝上。《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托天:以两手握拳……即向天托起,随放左右膝上。每行三次,去胸腹中邪气。”

  • 中药炮炙经验介绍

    书名。1册。张炳鑫、朱晟编。本书简要介绍了中药炮炙加工的基本知识和266种中药炮炙工艺。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血不循经

    即血不归经。详该条。

  • 吴砚丞

    【介绍】:见吴亦鼎条。

  • 膺中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府,见该条。

  • 颈骨折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六。即天柱骨折。详该条。

  • 虚寒血崩

    病证名。由于心气不足,或劳役、饮食不节,或过服寒凉之药所致。症见血崩不止,脐下如水浸凉,恶寒不已,所下白带白滑,或如屋漏水,时有鲜血而不多。本病较为少见。治法:丁香研细末,黄酒食前送服;或用丁香百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