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莎草

莎草

《中药大辞典》:莎草

药材名称莎草

拼音Suō Cǎo

别名莎随(《大戴礼记》),侯莎(《尔雅》),地毛(《广雅》),山莎(《纂文》),回头青(《清异录》),香头草(《广州植物志》),野韭菜,猪荸荠、隔夜抽、地韭姜(《浙江中药手册,),地沟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小三棱、米珠子、绍缩草(《江苏植药志》),地贯草、猪鬃草、地糕草(《广西中药志》),吊马棕(《湖南药物志》),土香草(《泉州本草》)。

出处《别录》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茎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块茎,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的毛状物。茎高15~95厘米,锐三棱形,基部呈块茎状。叶窄线形,短于秆,宽2~5毫米;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状苞片2~5;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辐射枝3~10: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小穗3~10,线形,长1~3厘米,具花8~28朵: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3毫米,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脉5~7条;雄蕊3,药线形;花柱长,柱头3。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花果期5~11月。

本植物的根茎(香附)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田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祛风。治胸闷不舒,皮肤风痒,痈肿。

①《履巉岩木草》:"治皮肤瘙痒,遍体生风。"

②《纲目》:"煎饮散气郁,利胸膈,降痰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痈疽肿毒:鲜莎草洗净,捣烂敷患处。(《泉州木草》)

②治水肿、小便短少:鲜莎草捣烂,贴涌泉、关元穴。(《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莎草

药材名称莎草

拼音Suō Cǎo

英文名Herb of Nutgrass Galingale

别名莎随、薃侯、莎、地毛、回头青、野韭菜、隔夜抽、地沟草、小三棱、米珠子、缩缩草、地贯草、猪鬃草、地糕草、吊马棕、土香草、猪毛青、三棱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料植物莎草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rotundu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莎草,多年生草本,高15-95cm。茎直立,三棱形;根状茎匍匐延长,部分膨大呈纹外向型形,有时数个相连。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茎上;叶片线形,长20-60cm,芝2-5mm,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每个花序具3-10个小穗,线形,长1-3cm,宽约1.5mm;颖2列,紧密排列,卵形至长圆形,长约3mm,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4片,与花序等长或过之;每颖着生1花,雄蕊3;柱头3,丝状。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水边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潮湿环境,耐寒。宜选疏松的砂培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种子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4月育苗,按行距5-8cm开浅沟条播上覆一层薄细土。苗高10cm左右,即可按行株距20cm×15cm移植入大田,栽后及时浇水。分株繁殖:时春,将植株挖起穴栽,每穴栽2株,行株距20cm×15cm,栽后浇水。

田间管理,移植成活后应松土除草,追肥,雨季排除积水。

性味味苦;辛;性凉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祛风止痒;宽胞利痰。主胸闷不舒;风疹瘙痒;痈伴随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浴。

复方①治痈疽肿毒:鲜莎草洗净,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②治水肿、小便短少:鲜莎草捣烂,贴涌泉、关元穴。(《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1.《履巉岩本草》:治皮肤瘙痒,遍体生风。

2.《纲目》:煎饮散气郁,利胸隔,降痰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酸模叶橐吾

    药材名称酸模叶橐吾拼音Suān Mó Yè Tuó Wú别名独叶草、大独叶草、化血丹来源菊科酸模叶橐吾Ligularia lapathifolia (Franc

  • 细叶谷木

    药材名称细叶谷木拼音Xì Yè Gǔ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细叶谷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mecylon scutellatum(Lour.)Hook.et.Arm.[Scutula

  • 茉莉根

    《中药大辞典》:茉莉根药材名称茉莉根拼音Mò Lì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根。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甾醇。药理作用茉莉根水液1~8克/公斤腹腔注射,对青蛙、鸽、大鼠、

  • 山胡椒叶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叶药材名称山胡椒叶拼音Shān Hú Jiāo Yè别名见风消(《分类草药性》),铁箍散、雷公树叶、黄渣叶、洗手叶(《陕西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

  • 合子草

    药材名称合子草拼音Hé Zǐ Cǎo别名鸳鸯木鳖、水荔枝、盒儿藤(《百草镜》),盒子草(《纲日拾遗》),无白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合子草的叶或种子。原形态

  • 野马肉

    《中药大辞典》:野马肉药材名称野马肉拼音Yě Mǎ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野马的肉。原形态野马(《尔雅》)体长2.2~2.8米,肩高1.3~1.5米。体重200~3

  • 苦杏仁

    《中国药典》:苦杏仁药材名称苦杏仁拼音Kǔ Xìnɡ Rén英文名SEMEN ARMENIACAE AMARUM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苦杏)Prunus armeniaca L

  • 青藤子

    药材名称青藤子别名牛腿虱、鸡骨香、蟹鱼胆藤来源木犀科青藤子Jasminum nervosum Lour.,以茎、叶、花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湿热,拔脓生肌。痢疾

  • 鹈鹕毛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鹈鹕毛皮药材名称鹈鹕毛皮拼音Tí Hú Máo Pí别名斑嘴鹈鹕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毛

  • 黄藨叶

    《中药大辞典》:黄藨叶药材名称黄藨叶拼音Huánɡ Pāo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切头悬钩子的叶。8~9月采收。原形态切头悬钩子,又名:黄泡、老虎泡(《分类草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