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瞳神缩小

瞳神缩小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又名瞳神紧小瞳人锁紧瞳神细小瞳神焦小、瞳缩。可由肝胆火炽、风湿热邪、肝肾阴亏致虚火上炎等上犯清窍引起。亦可由外伤,某些白睛黑睛疾病罹致。证见“瞳神渐渐缩小如簪脚,甚则如针”(《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展缩失灵,可兼见头目疼痛,泪热羞明,视力下降,抱轮红赤,神水混浊,黑睛内壁下部可有白色点状物附着,黄仁纹理模糊,甚者可见黄液上冲或血灌瞳神等候。失治则黄仁与其后黄精粘附而成瞳神干缺。本病相当于今之虹膜睫状体炎。由肝胆火炽引起者,宜泻肝胆实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由火热深入引起黄液上冲或血灌瞳神者,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地黄汤清营汤加减;由风湿热邪引起者,宜祛风、清热、除湿,用抑阳酒连散加减;病程绵长,而瞳神缩小者,多为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宜滋肝肾,清虚火,用清肾抑阳丸加减;由外伤或某些严重的白睛、黑睛疾患波及所致者,根据所示证候,参照以上处理。本病在使用内服药的同时,应及时扩瞳,以免导致瞳神干缺。

猜你喜欢

  • 川槿皮

    出《养生经验合集》。即木槿皮,详该条。

  • 足厥阴之筋

    足厥阴的经筋。《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 飞天蠄螃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又名龙骨风、山蠄、大贯众、树蕨。为桫椤科植物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ll.的茎干。分布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台湾等地。苦、涩,平。祛风利湿,清热止咳。治风

  • 海论

    《灵枢经》篇名。本篇因以讨论人体的四海为主,故名。篇内主要论述人体的胃、冲脉、膻中、脑四者,既是全身精神气血的来源,也是营卫气血、十二经脉汇合之处,故以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命名。并进一步阐述了四

  • 五色痢

    病名。指痢下脓血呈现多种颜色者。有虚证和实证之分。实证多因止涩太早,或下之未净,热毒留滞肠中所致,虚证多因痢症久延,脏气受损,脾肾两伤所致。亦有正虚邪恋,虚实夹杂者。《张氏医通》卷七:“五色痢,古人皆

  • 夜啼四证

    指小儿夜啼四种不同的症候。①指寒、热、重舌口疮、客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②指惊啼、热烦啼、腹痛啼、神不安啼(《片玉心书》)。③指热夜啼、寒疝夜啼、触邪夜啼、心烦夜啼(明·秦景明《幼科金针》)。④

  • 两胁里急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 牡荆条

    见《安徽药材》。即牡荆茎,详该条。

  • 舒卡·洛最给布

    【生卒】:1509~1580?【介绍】:明代藏族医学家,为舒卡·年姆尼多吉的后裔。西藏人。从幼接受教育,尤精于医学。他所著的《祖先遗教》,是对《四部医典》进行注释的重要著作,至今仍为人们学习医典的重要

  • 妊娠目病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多属热症。因孕后胎热有火所致。如气分有热者,症见旋螺突起,瞳人散大,治宜清火,泻气分之热,方用天门冬饮;血分有热者,症见瘀血凝翳,治宜清火,泻血分之热,方用保胎清火汤;心脾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