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散翳内障。详该条。
足少阳胆经之简称。见该条。
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又名撮口。详该条。
病证名。恶阻症型之一。平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聚湿成痰,孕后经血壅闭,冲脉之气上逆,痰饮随逆气上冲所致。症见恶心,呕吐痰涎,胸满不食等。治宜豁痰降逆。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食积咳嗽。详该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多因肝火暴盛,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致。症见颈生瘿块,皮色紫红,上有交叉露现的赤脉红丝。治宜滋阴抑火,养血化瘀。用芩连二母丸,或以海藻、海蛤、昆布、泽泻、猪靥、黄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即疠风。见该条。
人体部位名。指内眼角。《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
见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