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巴茅果

巴茅果

药材名称巴茅果

拼音Bā Máo Guǒ

别名草果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

原形态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茎横生,具叶鞘,常在鞘内生有虫瘿,肿大如竹笋形。秆无毛,节下具***。叶鞘无毛或仅边缘疏生纤毛;叶片披针状线形;长25~60厘米或更长,宽15~3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粗糙,主脉阔,白色。圆锥花序顶生,宽大而稠密,长30~50厘米,分枝纤细;每节着生2小穗,一具长柄,一具短柄;基盘上有白色丝毛,长于小穗;第1颖渐尖,有脉2~3条,中脉不明显或缺;第2颗与第1颖相似,有脉3条,中脉明显而粗糙;不孕花的外稃披针形,较颖稍短;结实小花的外稃短尖,先端2齿裂,齿间有一长约1厘米的芒;内稃卵形,长不及1毫米。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或草地。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安徽、江苏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顺气,发表,除瘀。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巴茅果五钱至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五钱。

②治小儿疹出不透:巴茅果三个。煎水服。

③治小儿疝气:巴茅果三个,茴香根五钱,香附米三个。蒸甜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莨菪根

    《中药大辞典》:莨菪根药材名称莨菪根拼音Lànɡ Dànɡ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秋季拔嫩全株,切下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根中生物碱多于叶,除含天仙子胺和东莨

  • 汉中防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汉中防己药材名称汉中防己拼音Hàn Zhōnɡ Fánɡ Jǐ别名青木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异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

  • 云南野砂仁

    药材名称云南野砂仁别名滇草蔻来源姜科云南野砂仁Alpinia blepharocalyx K. Schum.,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祛寒,暖胃,健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

  • 茎花来江藤

    药材名称茎花来江藤拼音Jīnɡ Huā Lái Jiānɡ Ténɡ英文名Stemflower Brandisia别名红花金银藤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茎花来江藤的全草。拉

  • 窄叶鼠李

    《全国中草药汇编》:窄叶鼠李药材名称窄叶鼠李别名茶叶树、黑格兰、家茶来源鼠李科窄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 Pal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消

  • 三花枪刀药

    药材名称三花枪刀药别名大青草[四川西昌]、小九头来源爵床科三花枪刀药Hypoestes triflora Roem. et Schul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冬珊瑚

    药材名称冬珊瑚拼音Dōnɡ Shān Hú别名珊瑚子、玉珊瑚、***、野辣茄、野海椒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 L.,以根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咸、

  • 菱叶山蚂蝗

    《中药大辞典》:菱叶山蚂蝗药材名称菱叶山蚂蝗拼音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小粘子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圆菱叶山蚂蝗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

  • 牛靥

    《中药大辞典》:牛靥药材名称牛靥拼音Niú Yè别名牛食系(《圣惠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甲状腺体。功能主治《纲目》:"治喉痹,气瘿。"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