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孙思邈

孙思邈

【生卒】:581~682

【介绍】:

唐代著名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拒绝唐太宗等要其任国子博士的聘请,长期居住民间,生活朴素,采种中药,研究医学,为人治病,著书立说。系统总结唐以前我国医学发展的丰富经验,结合个人八十年临床经验,写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在学术上,孙氏重视民间医疗经验,总结出用动物甲状腺防治甲状腺肿大;用动物肝防治夜盲;应用葱叶作为导尿管,为尿闭病人施行导尿术;记录流传的下颌脱臼整复法,一直沿用至今;他使用的硫黄伏火法则是我国最早的火药配方;此外对采药、炮炙、针药并用经验等,都有一定的贡献。尤为可贵的,孙氏对鬼神致霍乱、服石长生等持批判态度,正确论述霍乱的病因和养生之道。孙氏治学精神不墨守成规,出色地发展了仲景学说。

猜你喜欢

  • 豆豉饼

    《医学入门》卷七方。淡豆豉适量。为末,用唾液和作饼,如钱大半分厚,置患处,以艾炷在饼上炙,饼干换药。治痈疽肿硬不溃,溃而不敛,及顽疮、恶疮。

  • 韩保升

    【生卒】:九世纪【介绍】:五代时期本草学家。蜀(今四川)人。曾任蜀翰林学士。对药物品种、性味有研究,治病用药也很有经验。根据蜀统治者孟昶的要求,曾与蜀诸医士共同以《新修本草》为基础,校正增删,并加注释

  • 舌上珠

    病名。系指舌上生泡如珠。《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珠此心脾积热,舌生白泡大小不一,六脉洪大。”生于舌下者名舌下珠。治宜凉血解毒。可选用***地黄汤、导赤散、凉膈散等加减。

  • 肾膀胱俱虚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亏损,日久而累及膀胱而成脏腑俱虚之证。《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时时少腹满,名曰肾膀胱俱虚也。”又:“右手尺

  • 星附汤

    《瘴疟指南》卷下方。生南星、生附子各一两,木香五钱。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九片,水煎服。治瘂瘴痰涎上塞,皆不知人,声如牵锯,口噤直视,遗尿遗矢。

  • 白蝴蝶

    见《闽南民间草药》。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 阴贞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履贯欠详。

  • 针柄灸

    即温针灸,见该条。

  • 牛眼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湿毒流注。详该条。

  • 阴脏

    ①五脏中,脾、肺、肾三脏属阴,故称。②泛指阴盛体质之人。《景岳全书》卷一:“阴脏者,一犯寒凉则脾肾必伤,此其阳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