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灵枢·本脏》。又名阴狐疝气,狐疝风。俗称小肠气。指有物入阴囊,时上时下的病症。多因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儒门事亲》卷二:“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狐则昼出穴而溺,夜
小儿推拿方法。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详水底捞月条。
【介绍】:见何游条。
病名。指元气素虚,反复日久的哮证。《寿世保元·哮吼》:“哮吼十数年,发则上气喘促,咳嗽吐痰,自汗,四肢发冷,六脉沉细,此气虚脾弱。”《类证治裁·哮症》:“伤暑热而发者为热哮,为虚,其盐哮、酒哮、糖哮,
参见痘疹定论条。
①早晚。②通潮汐。《素问·五脏生成》:“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
【介绍】:见崔季舒条。
病名。指淋症突然发作病情较重者。《医学入门·淋》:“热淋暴淋痛甚,八正散或五苓散合败毒散,加味石膏汤。”参见淋、热淋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牛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六。多由心经火炽上炎所致。症见舌裂生疮,疼痛,饮食有碍。《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治宜清心泻火。用导赤散、***地黄汤、甘露饮等加减。参见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