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野生植物》。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即菟丝子,详该条。
见《植物名汇》。为狗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续断之处方名,详该条。
书名。4卷,又卷首1卷。明·殷之屏撰。刊于1582年。本书根据皇甫中《明医指掌》中的医论歌括重加修订补注,共编为100首,每首之后分列治疗方剂(无方歌)。此外于卷首辑有运气,经络、病机、歌赋和医论。本
解剖学同名器官。位于口腔。《灵枢·五阅五使篇》:“舌者心之官也。”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舌内应于心,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
书名。秦伯未编著。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原整理本的编次,按病类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种,选录《金匮要略》
又名肉腠、分、分理。肌肉的纹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肌腠疮疡。”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暴马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芳香化浊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