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银海精微》卷三。指内、外障眼疾不红赤而疼痛的证候。参见白眼痛及痛如神祟条。
【生卒】:1617~1700【介绍】:清代医家。字路玉,号石顽。江苏吴江人。年轻时学儒,值明末战乱,在洞庭山中隐居十余年,并钻研医术,后业医六十年左右,著述较多。其中《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是根据喻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蒙医方书。占布拉用藏方撰于十九世纪。载方剂200个。方剂按临床用药作用分别载入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1977年由内蒙古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蒙译,改书名为《蒙医金匮》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肝常有余,肝热易发搐作搦,脉洪实者,为热胜,宜泻青丸。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名。《保赤推拿法》:“捻五指背皮法:将五指背面夹缝上皮轻轻捻之,治惊吓,又燥湿。”
【介绍】:宋代眼科医生。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善治目疾,尤长于针拨内障。
医方著作。1卷。清·姜鐄辑于1825年。此书汇集各科效验医方而成,分中风、伤寒、温疫、暑、霍乱、泻、痢、疟等52门,录稀涎散、竹沥汤、葱豉汤等一百五十四方,其中包括部分熨脐法等外治方。选方简便,旨在归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病虾。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GB32。出《针灸甲乙经》。《医学纲目》作中犊。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大腿外侧,腘横纹上5寸,当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或于风市穴直下2寸取穴。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