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外科启玄》卷七:“有齿断上长出如鸡足距,长约一二寸,误触之则痛连心。”生于上龈者系足阳明胃经之毒,生于下龈者为手阳明大肠经之毒。治宜清泻阳明热毒。可选用清胃散、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加减。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详该条。
八方。《素问·上古天真论》:“视听八达之外。”
出《灵枢·本藏篇》。又名牙床。即口腔内载齿之骨,分上、下两部分。即今之牙槽骨。
见《药材学》。为肥皂荚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经常困倦欲睡之症。《灵枢·大惑论》:“肠胃大则卫气留之,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
见《本草经集注》。即牡荆子,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胡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寒热。《素问·疏五过论》:“脓积寒炅。”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