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红孩儿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参见水肿、十水条。
病名。《医门补要》卷中:“忧闷伤肝,致帝丁两旁凸起紫筋数条,束紧咽喉,似物撑塞,吐不出,咽不下,名为上格……内投平肝散。”参关格条。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临产。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中膂俞。见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末医家。字克庵。杭州府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家贫,刻苦学习,尤其精于医术,年至八十余岁时,仍手不释卷。著有《医学要义》一书,未刊行。
病证名。见《千金翼方》。指鼻塞流清涕。详鼽条。
①见《江苏药材志》。为杜衡之别名。②出《神农本草经》。为菥蓂之别名。各详该条。
饮食加工烹调著作。元·倪云林撰。所载饮食品共46种,其中有菜类31种,点心10种,饮料4种,调料1种。详载各种食物的取料、加工和烹调制作方法,并附制香灰法和洗砚法。现有版本见《膳夫经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