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麻秸
出《摘元方》。即麻秸,详该条。
出《摘元方》。即麻秸,详该条。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圈。见该条。
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78年。本书论述奇经八脉,李氏考证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奇经的循行和主病等,分别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了个人的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蚘,蛔的异体字。详蛔虫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病证名,见清·文叔来《慈幼便览》。多由脾虚不振,运化失常,水湿不化,聚而生痰,痰湿下注,并走肠间而成。证见泻无定时,质稠而粘,并有神疲乏力等。治宜健脾化痰,用神术散加茯苓、半夏。
书名。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2卷。刊于1667年。全书分列中风、虚劳、噎膈等十二种病证,各证摘录历代医书,分析病机、病因、症状、治法及处方。有论有方,以论为主。本书收入《士材三书》中。
即燥热。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木馒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