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养生术》1卷,已佚。
即导法。详该条。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即胞衣。详该条。
骨名。相当于肩胛骨的脊柱缘。《伤科汇纂》:“肩胛骨……其下棱骨在背肉内。”
《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论述对肥人、瘦人、肥瘦适中的人以及壮士、婴儿等不同体质在针刺治疗中分别运用不同的手法,就是顺;相反的就是逆。文中还列述了三阴三阳经脉的走向和气血上下逆顺的关系。故名。
【介绍】:见黄武条。
见《重庆草药》。为松塔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素体阳盛内热,热扰血溢,或过嗜辛辣,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血量过多,或经行持续时间延长,血色深红或紫,稠粘或有臭秽气味。面红身热,口干作渴,时作烦躁。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汤加阿胶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泪空。即睛明,见该条。
见《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十七。即加味肾气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