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雅》。为落葵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涌泉疽。见该条。
病名。见《世翳得效方》卷十六。即散翳内障。详该条。
见《观聚方要补》卷八。即升麻葛根汤,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白脓疳靛。指小儿肠寒,下利似白脓的痢疾。多见于素体阳虚的小儿。因阳虚者易为寒湿所袭,寒湿内阻,蕴蓄于肠,气机失利,故见此证。治宜温中利气。用胃苓汤。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又称下血。指血经肛门而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便血。”便血多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三十方。半夏一两(每一枚配虫一个,同捣烂,炒黄),自然铜二钱(醋淬),古文钱三钱(醋淬),乳香、没药各五钱,骨碎补七钱。为细末,每服三分,用导滞散二钱,热酒调下,次日再服如前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条。
【介绍】:宋代医家。履贯欠详。撰有《金鉴方》一书,已佚。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黑骨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