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瑞竹堂经验方

瑞竹堂经验方

验方著作。元·沙图穆苏撰。15卷。约刊于1326年。本书分为诸风、心气痛疝气积滞痰饮、喘嗽、羡补、头面、口眼耳鼻、发齿、咽喉、杂治、疮肿、妇女、小儿共15门,计310余方。均选自各家方书及采录见闻中经验效方,选方较为精要。现尚存1795年日本复刻的15卷本。但国内在清初时本书曾一度失传,故编修《四库全书》时,又有从《永乐大典》中辑佚改编为5卷本者,分为调补、消导劳伤遗浊、喘嗽等24门,另附补遗1卷,共180余方。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白鸡儿

    见《草药手册》。为白及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说意

    书名。10卷,卷首1卷。清·黄元御撰。《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元御既作《伤寒悬解》,谓论文简奥,非读者所能遽晓,后著此书,以开示初学之门径”。本书除列述六经病证外,卷首对六经、六气、营卫、风寒、传经等

  • 坏伤寒

    即伤寒坏病。见《诸病源候论·伤寒诸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坏伤寒》:“坏伤寒者,以医者不辨阴阳,错谬下汗,置病不解,坏证乱经。又伤寒过经,热留脏腑,病候数变,久而不差,阴阳无复纪律,皆名坏病。”参见

  • 平脉考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 冷疮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冷瘘。由气血不足,复感风寒,伤于肌肤所致。本病顽滞而冷,不知痛痒,溃而难敛,经久不愈。治宜温肌养血。内服桂枝加当归汤。外搽金黄散。

  • 危达斋

    【介绍】:见危亦林条。

  • 痿疮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痿疮初起形如粟豆,色红,大如梅李,血不出,脓不生,痛不止,久则延及遍身。由火毒而成,宜参疔疮治法。”

  • 桑枝灸法

    出《疡科选粹》卷一。即桑柴火烘法。见该条。

  • 大叶毛鼠曲

    见《江西草药》。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促脉

    脉象之一。脉来急促有力而呈不规则间歇。《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主阳盛热实,血气痰食停滞,亦主肿痛。《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阳盛则促,脉疾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