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胁部低平之状。《灵枢·本藏》:“合胁兔骹者,肝下。”张景岳:“胁下之骨为骹……兔骹者,胁骨低合如兔也。”
见《药材学》。为木槿子之别名,详该条。
湿热熏蒸。《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类土,其政安静,其候溽蒸。”
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见《医门法律》卷一。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认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阳性畏其衰,阴性畏其盛”(《类经附翼·大宝论》),因此治
即民间的简易疗法。
见《本草纲目》。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痰证之一。即热痰。见《不居集》卷十七。详见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地锦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捏脊。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