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病名。《喉科指掌》卷六:“叉喉瘤,亦有生于关外。”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与温针对举。指单纯针刺之法。
病名。指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即吐出,或呕不能食者。见《丹溪心法》卷三。又名禁口痢,常见于疫痢、湿热痢重症等病程中。多因湿浊热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所致。亦有见于久痢,脾肾虚寒,中气败
掌后小指侧的高骨处,即手的锐骨部。《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其病实则手锐掌热。”
证名。指鼻上局部多汗。《医林绳墨·汗》:“或有鼻汗者,凡遇食饮汤饭,则鼻上多汗,此肺虚乘热也。宜以益肺凉血,可用人参固本丸。”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出现阴寒内盛证候。症见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