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活人事证药方

活人事证药方

综合性医书。宋·刘信甫编。20卷。刊于1216年。本书以论述病证为主,共分诸风、诸气、伤寒虚劳、妇人、疮疡、小儿等共20门。作者自称每门病证所述诸方“各有事件引证,皆可取信于人”。全书选方颇多,其中有一些较有价值的方药,如取痔用砒、矾、草乌、蝎梢等外治,是历史上较早的枯痔疗法。现仅存抄本。

猜你喜欢

  • 紫苏子饮

    《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七方。炒苏子、煨诃子、炒莱菔子、炒杏仁、人参各一钱,木香五分,青皮、炙甘草各二钱。为粗末,分二次,每次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膈噎上气咳逆。

  • 鱢嗽

    病名。鱢音骚,臭也。指肺受外邪所致的咳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备急五嗽圆,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鱢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有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亦指传染性咳嗽。《不居集

  • 乘脏

    乘,侵袭。乘脏指病变发展至五脏。《伤寒论·平脉法》:“诸阴迟涩为乘脏也。”成无己注:“脏,阴也。阴脉见者,为乘脏也。”

  • 晚期妊娠中毒症

    病名。是孕产妇所特有的病症,多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临床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主要症状;严重时出现头痛眼花、抽搐或昏迷。表现以高血压为主症者,近于妊娠眩晕,先兆子癎。表现以水肿为主证者,多属于子肿范

  • 正对口疔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正中(天柱骨间)对口处者。初起痒而不痛,有一小吻,顶上一小点如麻子大,或红或黄,治宜急刺百劳、委中二穴。详见疔疮条。

  • 产后中风

    病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多因产后气血骤虚,腠理不密,外邪乘虚侵袭所致。若感受风邪,连续十多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治宜调和营卫,桂枝汤主之。若症见发热面赤,喘而

  • 肺热身肿

    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肺热身肿之症,喘咳烦满,不得仰卧,喘息倚肩,身首皆肿,小便赤涩,此即内经诸气膹郁,肺热成肿之症也。肺热身肿之因,肺热叶焦,肺气怫郁,升降之令不行,治节之官失职,

  • 尺脉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 傍针刺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傍针刺(《针灸甲乙经》称傍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指治疗顽痹的针刺方法。其法在患处正中刺一针,旁边刺一针。因其正、傍同刺,故名傍针刺。

  • 篦箕柴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