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明医杂著

明医杂著

书名。6卷。明·王纶撰于1502年,后经薛己整理注释。刊于1549年。此书系王氏医学杂著,前3卷医论部分,论述发热劳瘵泄泻痢疾咳嗽痰饮等内科杂病以及妇产科、眼、耳、鼻、齿等病证证治,并分析了李杲朱震亨治法及方论等,末附元·滑寿诊家枢要》;卷4专谈风症;卷5介绍小儿诸证及小儿用药法;卷6附方。王氏原撰于1502年。目前流通本为《薛氏医案》本,由薛己另加注按,或附医案,内容颇有发挥。解放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聪不内居

    系指由肾元虚衰所致之听力障碍。多发生于老年人。《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今老人之耳多见聪不内居,而声闻于外,此正肾元不固,阳气渐涣之征耳,欲求来复,其势诚难。”

  • 鼻涕

    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即涕。详该条。

  • 疫毒痢

    病名。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危重者。见宋《史载之指南方》。亦称“疫痢”、“时疫痢”。《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已有“天行毒病,挟热腹痛,下痢,升麻、甘草、黄连、当归、芍药、桂心、黄柏各半两,以水

  • 根脚喉风

    病名。即脚根喉风。详该条。

  • 肛漏

    病名。又名肛瘘、漏疮。多因肛门周围痈疽溃破久不愈而成;或由肛管直肠内壁的感染发展而来。症见肛周有疮口并与管道相通,常流脓水,疼痛或瘙痒,缠绵不愈。若患处肿硬痛,疮口凸起,脓液稠厚,病体尚壮者,属实症;

  • 乳香寻痛丸

    《奇效良方》卷二方。乳香、川乌、没药、五灵脂、白胶香、地龙、干姜、半夏、五加皮、赤小豆各等分。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黑豆淋酒送下。治中风瘫痪不遂,手足亸曳,口眼斜,或旋运僵仆,

  • 脾火

    证候多同胃火。详胃热条。

  • 即肌肉,详该条。

  • 假苔

    即染苔。详该条。

  • 丝莼

    出《新修本草》。即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