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植物药图志》。即百合,详该条。
痰证之一,即湿痰。见《不居集》卷十七。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禹余粮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出《脾胃论》。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方。全当归(酒洗)、川芎、菟丝子(酒泡)各一钱五分,厚朴(姜汁炒)七分,川贝母(去心,为末冲服)二钱,枳壳(麸炒)、羌活各六分,荆芥穗、黄芪(蜜炙)各八分,艾叶(醋炒)、炙甘
见大肠条。
见《产宝》。即月经,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漏管入通于囊也。”即穿通阴囊的漏管。相当于附睾结核所致的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