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五官疾病》。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论注条。
【介绍】:见熊宗立条。
妇科著作。2卷,续集1卷。宋·薛轩约撰于1265年。此书仅见近代传抄本。上卷简论诊脉法、病因及月经胎产诸病;下卷载女科方100首。方剂名均按“降都春”(词曲牌名)一阕中的韵文依次编目,可供临床参考。
病名。指痢疾由感受暑邪所致者。《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热痢与暑痢,似同而异。背寒,齿干,面垢,烦悗,燥渴引饮,皆暑症。”《证治要诀·大小腑门》:“若感暑气而成痢疾者,其人自汗发热,面垢呕逆,渴欲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即樟木,详该条。
病名。见《春脚集》。俗称鬼箭打。指痛风一类的疾患。由于气血不足,外感风邪,壅郁脉络所致。症见头项、肩背、手足、腰、筋骨疼痛等。治用白薇煎(东白薇二钱、泽兰叶三钱、穿山甲片一钱,炒黄、研,用好酒煎服)。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
出《灵枢·九宫八风》。指脊骨两旁浅层肌肉的肌腱。
即实脾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