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著作。2卷。清·陈杰辑。刊于1807年。作者於自序中有托名“请乩”之说,但选方以民间验方为主。卷上为内科诸病验方;卷下为外症、女科、小儿等病,共400余方。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此外,陈氏另有《
病证名。指饮酒过多所致的瘕病。《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人有性嗜酒,饮酒既多,而食谷常少,积久渐瘦,其病遂常思酒,不得酒,即吐,多睡不复能食,云是胃中有虫使之然,名为酒瘕也。”参见瘕条。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即羞明。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本草括要诗》3卷、《藏府通元赋》1卷。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向上冲逆之证要用降逆下气的方药来抑制。例如肺气上逆,咳嗽、痰多、气喘、胸膈胀闷,用降逆下气法,如三子养亲汤;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用和胃降逆法,如橘皮竹茹汤。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二。①指春温发斑的病证。《医学入门》卷三:“伤寒阳症发斑,谓之阳毒,春温发斑,谓之温毒。”②感受温邪热毒疾患的总称。《温病条辨·上焦篇》:“温毒者,诸温挟毒,秽浊太甚也。”一般
即捏脊。详该条。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承德方)。又名妇科得生丹。益母草10千克,白芍药、当归各2.5千克,羌活、木香、柴胡各0.9千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白开水送下。治经血不调,血瘀腹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咽喉经验秘传》:“乳蛾有双有单,有连珠者。多因酒色郁结而生……,其症生于喉旁,左属心,右属肺。一边生者单,两边生者为双,二日白星上下相连,又如缠袋状者为连珠。单轻双
病证名。《不居集》卷十三:“肝经失血:肝藏血,因怒而动血者,属于肝。”症见失血鲜红或瘀黯,躁扰喘急,面青脉弦。挟肝火则伴见烦热不宁;挟肝气则伴见胸肋痛满。治宜疏利、降火、行气等法。选用柴胡栀子清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