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诗词古文>路振生平

路振生平介绍

路振(957~1014),字子发,湖南湘潭人。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孙何榜进士第三人。著有《祭战马文》,讽刺咸平三年(1000)对辽作战中的不力将领;《伐棘篇》为七言古诗,表达了他抵抗外族入侵的坚定立场,有杜甫遗风;《乘轺录》写出使辽国经过,今不传;《九国志》五十一卷,今存十二卷。
>>查看路振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进士及第

  太宗认为,科举试诗词,大多文辞浅薄,不能反映出古人之道,因此亲出试题《厄言日出赋》,以观其学术水平。当时参加考试的有数百人,都茫然不知所出,即使当时名气很大的人亦有难色。路振来自贫寒之家,学习刻苦。平时遍访古籍,连京师人家所不知道的地方他也去查找,所作的赋引经据典,太宗很欣赏,便把路振放置在甲科。

  迈入仕途

  路振及第后初任大理评事,邠州通判,徙徐州。召还,直史馆,迁太子中允、知滨州。一日,契丹兵至城下,路振兵少,民众惊恐不安,人们都认为路振是文官,不懂防御的策略,于是围在一起哭泣。路振亲自加以劝慰,并且说敌人士气正盛,不可跟他们正面交锋,应该坚壁自守。几天后,契丹引兵退去。河北转运使刘综上书称赞他,皇上下诏书褒奖。

  后入判大理寺,改太常丞、知河中府、知邓州。景德中(1004~1007)任福建巡抚,不久,路振为编修官修太祖、太宗两朝国史。大中祥符初(1008),出使契丹,撰《乘轺录》献真宗。改任太常博士、左司谏、擢知制诰。

  路振文词温丽,屡奏赋颂,为人称道。尤长诗咏,内多警句。大中祥符七年(1014),同修起居注,张复、崔遵多次因书事失误遭降职处罚,由路振与夏竦代替他们。路振因嗜酒成疾,当年冬天病亡,年58岁。其子路纶为太常寺奉礼郎。

猜你喜欢

  • 褚玠

    褚玠(528—580),字温理,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9岁时父母双亡,为其叔父褚随收养。长大后博览群籍,下笔成文。他的文风朴实严谨,作文引经据典,不尚词藻。入仕之初任王府法曹,后转外兵记室。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6),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升太子庶子、中书侍郎。宣帝太建年间(569—582),以中书舍人蔡景历荐,出任戍昭将军,领山阴令。晚年不预军事,优游都城以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成,配享武帝庙庭。

  • 李播

    中唐诗人李播(字子烈,789~?)当时诗名甚著,白居易称颂他“动笔诗传鲍谢风”(《寄李蕲州》),但其人之诗传世者甚少,《全唐诗》卷四九一仅录存其《见志》诗一首,又《全唐诗》卷七七三有署名李播的一首五绝《见美人闻琴不听》。白居易在自己的《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一诗中引用过李十九播《悼故妓》中的两句:“直应人世无风月,始是心中忘却时”。

  • 修雅

    诗僧。世次不详。《全唐诗》收其《闻诵法华经歌》1首,出《缁门警训》卷一〇。

  • 朱黼

    平阳人,字文昭。学于陈傅良,不事举业,躬耕南荡山以老。有《记事备遗》、《统论》。

  • 张钥

    张钥,字居易。顺德人。明孝宗弘治间诸生。事见民国温肃辑《龙山诗录》卷上。

  • 徐锡麟

    徐锡麟(1873年-1907年),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地主绅商家庭,幼读私塾,喜欢算术、天文,先后取得廪生、副举人等功名。因他常宣传革命思想,仇视清廷,其父恐受连累,分了一部分财产给他,表示脱离父子关系。

  • 邹钺

    邹钺,字少仪,国子生。清无锡人。官河南新乡偃师等县知县。

  • 朱彭

    (1731—1803)浙江钱塘人,字亦篯,一字青湖。岁贡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不就。家素贫,著书不辍。熟悉杭州掌故,并以诗名于江浙间。有《南宋古迹考》、《吴山遗事诗》、《西湖遗事诗》、《抱山堂诗集》等。

  • 刘彤

    刘彤,字文美,适江宁章文虎。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今录诗二首。

  • 陈去疾

    陈去疾(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字文医,[唐]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举进士及第。历官邕管副使。去疾所作诗,今存十三首。(见《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