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诗词古文>王衍生平

王衍生平介绍

前蜀后主王衍(899年―926年5月2日),字化源,初名王宗衍,许州舞阳(今属河南舞钢)人,前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母贤妃徐氏,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最后一位皇帝。。王衍被封为通正公。后来,王衍在被送赴洛阳途中,李存勖遣人将他和他的亲族一起杀害,王衍死时二十八岁。王衍很有文才,能作浮艳之词,著有《甘州曲》、《醉妆词》等诗,流传于世。>>查看王衍的诗词古文

轶事典故

好戴大帽

  蜀人富有而喜好游玩,前蜀王朝末期,民俗争相戴小帽子,仅仅盖住头顶,低头即掉,称之为“危脑帽”。王衍认为这不吉利,禁止戴这种小帽子。王衍自己喜欢戴大帽子,每次微服在民间游玩时,人们凭借他所戴的帽子就能识别他,于是王衍命令全国都戴大帽子。

醉妆效仿

  王衍又喜欢包裹尖巾,其形状像锥子。后宫嫔妃都戴金莲花冠,穿道士的服装,酒醉后摘掉帽子,发髻散向两边,再在脸上涂上红色的脂粉,称之为“醉妆”,举国上下都争相效仿。

貌似神仙

  王衍曾与太后、太妃一起游览青城山,宫人的衣服上面都画上云霞,望上去飘飘然好像是神仙。王衍自己创作《甘州曲》,描述他们貌似神仙的形状。王衍还时常在上下山谷歌唱,让宫人附和。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前蜀高祖王建

  母亲:贤妃徐氏

兄弟姐妹

哥哥

  卫王王宗仁

  庶人王元膺

  赵王王宗纪

  豳王王宗辂

  韩王王宗智

  莒王王宗特

  信王王宗杰

  鲁王王宗鼎

  宋王王宗泽

  薛王王宗平

姐妹

  普慈公主,嫁李茂贞侄李继崇

  安康公主

  峨眉公主,嫁刘知俊子刘嗣湮

后妃

  高皇后

  金飞山

  韦元妃,本姓徐,与王衍是表兄妹。

  钱贵妃,926年被后唐庄宗所杀

  苏顺妃

  昭仪李舜弦

  宫人刘氏,926年被后唐庄宗所杀

儿子

  王承祧,926年被后唐庄宗所杀

  王承祀,926年被后唐庄宗所杀

生平

立为太子

  王衍的父亲王建共生十一子,分别是卫王王宗仁、简王王元膺,赵王王宗纪,豳王王宗辂,韩王王宗智,莒王王宗特,信王王宗杰,鲁王王宗鼎,兴王王宗泽,薛王王宗平和王衍,王衍在王建诸子中排行最小。王衍初封郑王,因其母徐氏得宠而被立为皇太子。开设崇贤府,设置官属,后来更名天策府。

  王衍长得方面大嘴,垂手超过膝盖,侧目能看到耳朵,颇有学问,能写一些虚浮艳丽的诗辞。王元膺死后,王建因豳王王宗辂的相貌类似自己,而信王王宗杰是王建诸子中最有才能的,因此想在这两人中选择立嗣。但徐贤妃得宠专权,王建又老弱糊涂,徐贤妃与宦官唐文扆教看相的人上书说王衍的长相最高贵,又婉言劝说宰相张格赞成,于是王衍被立为太子。

卖官刮财

  公元918年(光天元年)六月初一日,王建去世。六月初二日,皇太子王衍继位,谥王建为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庙号高祖,陵名永陵。王建的正宫周氏称昭圣皇后,尊其生母徐贤妃为皇太后,徐贤妃的妹妹徐淑妃为皇太妃。太后、太妃唆使王衍卖官,自刺史以下,每有一官职出缺,总有好多人争夺,而以出钱最多者得到官职;又在通都大邑设立旅舍店铺,以搜刮民财。

荒淫无道

  王衍年少荒淫,将政事托付给宦官宋光嗣、宋光葆、景润澄、王承休、欧阳晃、田鲁俦等人;又用韩昭、潘在迎、顾在珣、严旭等人为狎客(陪伴权贵游乐的人);起造宣华苑,内有重光殿、太清殿、延昌殿、会真殿,有清和宫、迎仙宫,有降真亭、蓬莱亭、丹霞亭,有飞鸾阁、瑞兽门;又建作怡神亭,日夜与众多狎客、妇女在亭中酣饮作乐。还曾经在宣华苑大摆宴席九天,嘉王王宗寿以社稷大事上言,说话之时,禁不住伤心哭泣落泪。韩昭等人说:“嘉王不过酒后难过罢了!”众多狎客一起以轻侮的言辞戏弄嘲讽嘉王,坐席喧哗。但王衍仍然没能醒悟。

巡行天下

  公元919年(乾德元年)正月十二日,王衍在南郊祭祀,大赦天下,并加尊号为“圣德明孝皇帝”。

  公元920年(乾德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王衍颁发诏书,准备到北边巡视。八月初十日,王衍从成都出发,他身披金甲,头戴珠帽,手执弓箭而行,随从的旌旗兵甲,连接起来有百余里长。雒县守令段融上书说:“不宜远离都城,应委派大臣出去征讨。”王衍不听。九月,军队驻扎在安远城。十二月初三日,到达利州,阆州团练使林思谔请求王衍巡视阆州,王衍答应了他的请求。十二月初六日,顺江而下,龙舟彩船,光辉照映在江的两岸,这些都是强制沿江州县供应,老百姓开始发愁抱怨。十二月十五日,到达阆州。十二月二十六日,王衍梓州。公元921年(乾德三年)正月初七日,王衍巡游结束回到成都。

  公元923年(乾德五年),王衍下令建造上清宫,塑王子晋像,加尊号“圣祖至道玉宸皇帝”,为父亲王建和自己塑像,侍立于王子晋左右;又在正殿塑玄元皇帝及唐朝皇帝的雕像,王衍乘法驾前往朝拜。

乞降后唐

  公元924年(乾德六年),王衍任命王承休为天雄节度使。天雄军,属秦州。王承休因宦官而得宠幸,担任宣徽使,王承休的妻子严氏是位绝色丽人,王衍与她通奸。当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已经灭了后梁,前蜀国人都很恐惧。后唐庄宗派遣李严访问前蜀,王衍与李严在上清宫会见,成都的士庶男女,成群结队,夹道欢迎。李严看到前蜀人富物丰,但王衍骄奢淫逸,于是归国以后向后唐庄宗献策攻蜀。

  公元925年(乾德七年)六月三十日,后唐庄宗下诏购买战马,用以攻打前蜀。九月初十日,后唐庄宗派魏王李继岌、郭崇韬等率兵六万攻打前蜀。

  十月,因为王承休之妻严氏的缘故,又驾往秦州,群臣直言极谏,王衍不听。走到梓潼,狂风刮翻屋瓦,拔起树木,太史进言说:“这是贪狼风,肯定有敌军要杀来。”王衍仍不省悟。行至绵谷时,后唐的军队攻入前蜀国境,王衍害怕而急忙回返。唐军所到之处,州县无不迎降。王衍留王宗弼守绵谷,派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率兵抵御唐军。王宗勋等人到三泉就望风而逃。王衍诏令王宗弼诛杀王宗勋等人,宗弼反而与宗勋等人合谋,赠送军粮给唐军。王衍从绵谷回成都,公卿百官及后宫嫔妃在七里亭迎候,王衍用宫人充作回鹘卫队入城。第二天,上文明殿,与群臣相对哭泣,束手无策。而这时王宗弼也从绵谷驰归成都,登上太玄门,捕杀成都尹韩昭、宦官宋光嗣、景润澄、欧阳晃等人,将这些人的首级装进匣子里送给李继岌。王衍只好上表乞降,前蜀灭亡。王宗弼将王衍迁至天启宫。魏王李继岌到成都时,王衍君臣带着棺材,绑缚着到七里亭迎降。

被杀灭族

  公元926年(同光四年)正月,后唐庄宗将王衍召入洛阳,赐诏给他说:“我一定分封土地给你,不会在你有难处的时候薄待于你,日、月、星在上可以作证,一言既出,决不骗人!”王衍接到诏书很高兴地上路,率领他的宗族和宰相王锴、张格、庾传素、许寂、翰林学士李旻等人,以及一些将佐家族几千人向东而行。

  公元926年(同光四年)四月,他们走到秦川驿时,后唐庄宗采纳伶人景进的建议,派遣宦官向延嗣诛杀王衍及其宗族,王衍被杀时,终年二十八岁。王衍的母亲徐氏临刑时大叫:“我儿子以一个国家迎降,反而被杀戮,信义都被抛弃,我感到你们的祸患不久就会跟随而来了!”王衍的妾刘氏,鬓发如云,颇有姿色,行刑的人打算赦免她,但她说:“家丧国亡,宁死不能遭受污辱!”于是从容就死。

  公元927年(天成二年),后唐明宗李嗣源,追封王衍为顺正公,以诸侯的礼节下葬。

为政举措

政治

  公元918年(光天元年)六月初一日,王衍即位。七月初一日,王衍封兼中书令王宗弼为钜鹿王,王宗瑶为临淄王,王宗绾为临洮王,王宗播为临颖王,王宗裔、王宗夔以及兼侍中王宗黯都为琅琊郡王。七月初三日,封王宗侃为乐安王。七月初五日,任命兵部尚书庾传素为太子少保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衍不亲自处理政事,内外官员的变动都由王宗弼来处理。王宗弼收到的贿赂很多,都归为私有,上上下下都有怨气。宋光嗣聪明且善于迎合,王衍十分宠爱信赖他,前蜀由此也就逐渐衰弱。

外交

  公元924年(乾德六年),十一月,王衍派遣翰林学士欧阳彬前往后唐互通友好。王衍认为前蜀已经与后唐建立了友好关系,于是就对后唐放松了戒备,下令撤去戍守在威武城的士卒,又把关宏业等二十四军调回成都。十月十四日,王衍又下令撤去武定、武兴招讨刘潜等三十七军。王衍这些行为最终导致前蜀的覆亡。

猜你喜欢

  • 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唐肃宗时期,追封为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 李从善

    李从善(940~987年)南唐宗室大臣,字子师,陇西成纪人,元宗李璟第七子,母凌氏吴国太夫人,李后主之弟。南唐时,封为郑王,累迁太尉、中书令。开宝四年春,奉方物来朝贡宋太祖,授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观察等使。赵匡胤特意带着他来到挂画的殿中,见到林仁肇画像,归国后禀告李煜,使其猜忌疑林仁肇有二心,并用毒酒鸩杀之。南唐灭亡后,归顺宋朝,降封南楚国公,改右神武大将军。雍熙初,再迁右千牛卫上将军,出为通许监军。四年,卒,年四十八。

  • 李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 赵自然

    《全唐诗》收诗1首,小传云为“池州凤凰山道士”,并记其梦阴真君事。按赵自然,本名王九,太平州繁昌(今安徽繁昌)人。13岁入青华观为道士。传云尝梦见阴真君,与其柏叶一枝,食后,遂绝粒不食。知州王洞奏上其事。宋太宗召其赴阙,亲问之,为改名自然。后放归。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复召至阙下,不久以母老求还。事迹详《宋史》本传。《全唐诗》收作唐人,系沿《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九之误。

  •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住山僧

    住山僧,姓名不详,与罗大经同时。事见《鹤林玉露》乙编卷一。

  • 胡布

    字子申,河南人,一作字建民,盱江人。有才气,善草书。得书法于宋克,或谓与宋克同受学于绍兴老僧。《书学传授、书史会要》。

  • 朱讷

    字存仁,宝应人。成化丁酉举人知郅县调长阳复以荐知江陵。

  • 张之象

    (1507—1587)松江府华亭人,字月麓,一字玄超,号王屋山人。博览群书,以太学生游南都,与何元朗、黄淳甫等赋诗染翰,才情蕴藉。嘉靖中官浙江按察司知事、布政司经历,不能为小吏俯仰,投劾而归。有《诗苑繁英》、《司马书法》、《楚骚绮语》、《唐诗类苑》、《彤管新编》等。

  • 金圣叹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他乩降才女叶小鸾,写下动人篇章,成为江南士人佳话,亦为曹雪芹构思和创作《红楼梦》的素材之一。金圣叹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