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冠
【源】 賨人以鹖冠为姓,见《风俗通》。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汉书·艺文志》载,楚有贤人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60,62)。賨人,秦汉时湖南、四川地区少数民族,即今土家族先民。【变】 一作〔褐冠〕(60,62)。张澍认为误,见《姓氏五书注》(1)。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风俗通》 云: “鹖冠氏, 賨人,以鹖冠为姓。”(按,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②又据 《汉书·艺文志》 云: “楚人有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或亦作 ‘褐冠’。”
【源】 賨人以鹖冠为姓,见《风俗通》。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汉书·艺文志》载,楚有贤人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60,62)。賨人,秦汉时湖南、四川地区少数民族,即今土家族先民。【变】 一作〔褐冠〕(60,62)。张澍认为误,见《姓氏五书注》(1)。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风俗通》 云: “鹖冠氏, 賨人,以鹖冠为姓。”(按,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②又据 《汉书·艺文志》 云: “楚人有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或亦作 ‘褐冠’。”
读音:Zhù/Juh,Ju【综】 回族姓(231)。
读音:Guǒtè【综】 清正白旗蒙古领催塔斯哈之妻为果特氏(260)。似即科特氏之异译。
读音:Nílí【源】 春秋时小国邾子之后有倪犂氏,见《路史》(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觿》亦收,未详其源。 (按: 邾武公
读音:Méngcòu《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唐有蒙凑罗栋。”未详其他。
读音:Dáwǎ【综】 源出不详。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
读音:Qiē【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362)、上海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山西之临汾、汾西、灵石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
读音:péng qiū【源】 见《姓苑》(7,9,12,15)。【变】 一作〔逄邱〕(12)。《姓氏词典》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iú【源】镏即留,春秋时郑邑,后为周大夫刘子采地,古时留、刘字通,其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35里之刘聚,以地为氏(60,62)。镏乃刘之讹字(60)。书传无镏字,疑即刘氏刀屈曲为之(24)。【变
读音:Xīlālǎ【综】 清正黄旗满洲前锋玉格之妻为西拉喇氏(260)。
读音:yàn▲<元>砚弥坚,应城人,国子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