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iú

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子姓。微子之裔宋司寇牛父之后,以祖父字为姓氏。二是少数民族姓氏。明朝时丽江纳西族有牛姓,满洲也有此姓。

牛姓春秋时发祥于今河南商丘。牛姓源于北方,也盛于北方。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西为多。

牛姓历史人物有牛僧孺,唐穆宗、唐文宗时宰相,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在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他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的科场案中,所作策文毫无顾忌地针砭时弊,触犯了宰相李吉甫,为权贵所忌,在朝不得志。这次科场案是以后纠葛四十余年的牛李党争的起因。牛峤,五代词人,唐僖宗乾符元年进士。王建立后蜀,牛峤在后蜀任判官、给事中等。牛峤一生博学多才,爱好写诗填词,他是“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词的风格与温庭筠相近,词收入《花间集》。牛峤是我国最早写咏物词的词人之一,对后世咏物词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牛希济,五代词人。前蜀时,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前蜀亡降后唐。牛希济擅长诗,精于词,词风接近“花间派”重要人物韦庄,是“花间派”的一名重要词人。牛皋,南宋抗金名将。因牛皋年长于岳飞加之战功卓著,颇得岳飞敬重。在以后的抗击金兵中,攻克随州,驰援庐州,击退金军。随岳飞进军中原,直抵黄河沿岸,屡立战功,被提为岳家军副统帅。岳飞遇害后,秦桧为斩草除根,密以毒酒害死牛皋,牛皋死前悲愤地说:“恨南北通和,不能以马革裹尸!”

牛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一十位。


【源】 ①系自子姓。商王帝乙之长庶子启,食采于微,谓之微子。周武王诛商纣,立其子武庚,周成王诛武庚,更封微子为宋公,以奉汤祀。其裔宋司寇牛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见《唐书·世系表》(6,7,12,60)。 ②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有牛氏,为纳西族(253)。 ③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归镶黄旗包衣管领(23)。今满族姓(344)。 ④藏(104)、土(195)、土家(387)、蒙古、东乡、回、朝鲜、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变】三国时魏国大将军牛金之后,逃难改姓牢氏,后又改姓辽氏,至后周工部尚书临泾公辽允,又恢复为牛氏(6,7,21)。一说,隋时吏部尚书牛弘,本姓尞,其父允为北魏时侍中,赐姓牛,见《隋书》(12,60)。 【望】陇西(17,418)。 【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4%。尤以河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牛姓人口41%。山西亦多此姓,两省牛姓约占全国汉族牛姓人口55%。 【人】牛翦,战国时赵武灵王将军(12,21)。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湖北之尚义、阜平、景县,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峡、崇仁,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白、土、朝鲜、锡伯、纳西、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子姓。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②隋有牛弘,本姓“”,赐姓“” (见 《中国人名大辞典》)。郑樵也注: “牛金之子逃难改为 ‘牢’,又改 ‘尞’,后又为牛氏。” 或云: 避仇之说多非。或省文、或讹音,何必为“避仇” 也?据皇甫谧云: “凡氏,遭秦乱避地添水为汎氏。”此何所凭哉?凡氏者,凡伯之后以国为氏; 汎者,周之邑也。其大夫食采於此,其后之人,以邑为氏。自是两家源流。应知避地改姓之说多附会。然踈广之后为 “”,为太傅; 牛金之后为牢、为尞,此又为避地之事明矣。③土族之牛由土族语 “拉西” 而得。“拉西” 之汉意为 “牛圈”,且其指称牧牛人为 “拉西北”,可能因善养牛而著名,后因以牛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土族》。

战国时秦有牛缺,赵有牛畜; 唐代有牛僧儒,太子少师; 宋代有牛皋,岳飞部将; 明代有牛金星,李自成军师。

猜你喜欢

  • 读音:Sī【综】 上林中磃氏馆,见《前汉书·郊祀志》(17,62,63)。《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按:汉宫苑有磃氏馆,或以为氏; 又,疑后世以其有“磃氏”字样,遂将宫名误

  • 读音:chī【源】①周有絺邑,以邑为氏(24,60)。或,絺为春秋时晋大夫食邑(故城在今河南沁阳西南),因氏(17)。②周武王时司寇苏忿生之后,见《姓谱》(17)。【变】与郗同(17)。【望】晋阳(1

  • 读音:Hào【音】 又音Háo(17)。【源】 西羌姓,见《汉书》(60,62)。亦见《姓苑》(15,21)。【望】 西平(17,418)。【布】 浙江上虞(279)、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

  • 而董

    读音:Érdǒng【源】 系自子姓,见《潜夫论》(5,63)。

  • 读音:Chǔ楚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芈姓。周成王封颛顼帝高阳氏之裔鬻熊之曾孙熊绎于丹阳,国号荆,后迁都于郢,始改国号楚,后世子孙遂以国为氏。二是源自鲁大夫林楚。楚姓最初发源于今湖北一带,

  • 读音:Jī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水名为姓氏,传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后人因以为姓。二是尧立后稷以为大农,赐姓姬氏。相传后稷为黄帝后裔,周之始祖。黄帝姓姬,在黄帝的诸多儿子中,

  • 读音:Méi【源】 见《姓觿》(17,62)。古时求子的祭礼称之为禖,当以此得姓(91)。【望】京兆(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五方元音》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

  • 薩爾圖

    读音:Sàěr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叶赫、扎噜特等地(23,63,260)。【变】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沙尔图氏(256)。〔沙尔图〕似即萨尔图之异译。【人】萨尔图褚库,清蒙古镶黄旗人,世

  • 穆爾察

    读音:Mùěrchá【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绥芬、瓦尔喀、黑龙江、珲春等地(23,63,180,260)。【变】清正白旗蒙古马甲萨哈连之妻为木尔查氏(260),〔木尔查〕似即穆尔察之异译。【人

  • 回回

    读音:Huíhuí【源】 元时色目人姓(13,24,61)。一说,回回系西域国名,大食国种也,以国为氏(24)。回回,唐时指原住今新疆库车、吐鲁番之回纥。宋时泛指葱岭东西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地区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