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ǚ

【源】①见《姓苑》(6,7,9,12,15)。系自姬姓。周文王十六子封十六国,蔡叔度第二,叔度为周公所诛,封其子仲为后,即蔡仲,其后有履氏(17,62)。②系自嬴姓。秦之后(8,60)。秦鍼奔晋封裴中(故治在今河南郾城西北玛瑙河南之裴城镇),曰裴君,六世陵迁解(故在在今河南洛阳南之大解、小解),为解君,其后有裴氏、解氏、垒氏、履氏(21,62)。又,裴音非,后转为匪,又为履,是履氏即裴氏,见《集韵》(60,62)。 【望】汶阳(17,60,418)。 【人】履中,汉时下邽人(15,21)。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中文大字典》 注引 《路史·疏仡纪》载: “秦奔晋, 封裴中, 曰裴君。 六世陵,迁解,为解君,有裴氏、解氏、垒氏、履氏。” 《姓氏考略》亦注: “ 《路史》履氏,秦之后; 《集韵》: 裴,音 ‘非’,后转为 ‘匪’,又为 ‘履’。是履氏即裴氏。望出汶阳。”

猜你喜欢

  • 訛六

    读音:Éliù【源】 西夏人姓(95)。

  • 白熙博

    读音:Báixībó【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白熙博氏(256)。

  • 阿付

    读音:A-fù【源】 彝族姓。属于惹家支(375)。

  • 读音:Sù【源】见《姓苑》(7,9)。【变】一作〔樕〕(60)。【望】晋陵(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注云: “望出晋陵。”未详其源。又,《中文大字

  • 读音:cì【源】 ①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次氏,见《路史》(17,60)。②匈奴人姓。汉武帝元鼎四年,次公来降,封僚侯。五年,坐酎金免,见《汉书》(21,242)。【变】 一作佽,亦作兹(21,26,60

  • 也羅

    读音:Yěluó【综】 明时女真人姓。原系辽、金、元时移喇氏或伊喇氏,至清时为满洲八旗姓伊喇氏(100,180)。明代女真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满族》 收载,未道其详。

  • 克拉尼

    读音:Kèlā'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哭”,或即以人之行为为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读音:Jǐ【源】①黄帝庶子箴姓之裔有济氏(8,17,60)。②以所居近济水,因以为氏,见《姓苑》(12,60)。【望】襄阳(17,418)。【布】四川安邑(322)、安徽淮南(362)、台湾(68,2

  • 帖木哥

    读音:Tiěmùgē《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帖木哥·斡赤斤。”未道其详。

  • 差師

    读音:Chāishī【源】 战国时魏国公族有差师氏,见《世本》(6)。《姓氏词典》 据 《世本》 收载。其注云: “源于魏姓,战国魏公族有差师氏。”魏本毕万之后,而万乃周文王之裔孙(文王十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