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文公之后有卷子子州,因氏,见《世本》(4,7,12,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卫文公之后也。” 以族系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世本》亦云: “卫文公之后卷子子州,氏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 皆音juànzǐ; 《中国姓氏大全》音quánzǐ。姑兼收以备考。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文公之后有卷子子州,因氏,见《世本》(4,7,12,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卫文公之后也。” 以族系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世本》亦云: “卫文公之后卷子子州,氏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 皆音juànzǐ; 《中国姓氏大全》音quánzǐ。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Ténɡlànɡ【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孟连腊雷区海东村(161)。
读音:Huì【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大全》(91)。广东高州有此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姓。”未详其源。不知其所本。(按: 蕙,香草名,疑或以草名为氏,如兰、荠之类?
读音:Suān/Swan【综】 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据说,原姓张者于清光绪三十四年,由斗六镇溪边厝迁竹山镇时,为户籍人员误书为酸(63)。
读音:Hà’ěrgùpūhétè【综】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海代之妻为哈尔固朴和特氏(260)。
读音:Mǎgāluófū鄂温克族姓氏。出自索罗共氏族,本为人名,以名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鄂温克族》。
读音:sù liù jīn【综】 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宿六斤氏为宿氏(6,7,9,12,44)。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 (后)改为宿氏。”
读音:wèi【源】 汉时匈奴以其弟位侍为于寘王,其后或有以“位”为氏者,见《汉书·西域传》(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位安,明时掖县人,嘉靖二年贡士,任训导(15,21,24
读音:Xiāng【源】 见《新编千家姓》(73)。湖南有湘江,或以水名为氏(62)。【布】 湖南湘潭(373)、北京(9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山西之朔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
读音:Shāng【源】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Tǔfúlú【综】 北魏时改代北姓吐伏卢氏为卢氏(17,27,60)。亦作〔叱伏卢〕(9,17)。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代北姓。后改为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