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ì

【源】 ①佚为商时侯国,周武王俘佚侯、艾侯小臣四百人,其后以国为氏,见《姓考》(17,60)。②佚,春秋时郑大人采邑,后以地为氏(17)。③周时史佚之后,以名为氏(26,60,62)。【望】 荥阳(17,418)。【布】 浙江余姚有此姓(389)。【人】 佚之狐,春秋时郑大夫(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余姚、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 《续通志·氏族略》 注云:“周佚之狐,郑大夫。” (按: 郑樵注 “” 云: “地名,称烛之武,犹介之推、佚之狐也,盖以地为氏。”知“”本地名,以地为氏。② 《中文大字典》 注引《姓谱》 云: “周史佚之后。”史佚,周成王史官。此则以名为氏。③ 《姓氏考略》则云: “ 《周逸书》 ‘武王俘佚侯。’ 或其子孙以国为氏。”

春秋时郑有佚之狐,为大夫。

猜你喜欢

  • 正時

    读音:Zhèngshí【源】 系自子姓。正时氏后分为正氏、时氏,见《姓氏考略》(60,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他。

  • 舍颜

    读音:Shèyán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费雅郎阿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kāi【音】 亦音坚(Jiān)(88),或音姬(Jī)(62)。【源】 西羌人姓(78)。汉时有幵羌,其后有幵氏,后人亦书幵为开。一说,后人误书亓、丌为开,三字之姓通作其(11,62)。亦见《

  • 读音:mí【源】 ①舜之后有迷氏,见《路史》(60,63)。 ②其先为汉时烧当羌种,世居河北大允谷,二世滇吾之子迷吾之后有迷氏(17,62,242)。烧当羌为羌人一支,西汉时因部落酋长烧当而得名。【布

  • 蒙古八剌忽䚟

    读音:Měnggǔbālàhūdǎi《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蒙古族姓氏。元太祖时有唵木海,姓此氏。”

  • 佟白

    读音:Tóngbá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北京市革命烈士英名录》 云: “今北京市大兴县有此姓。”

  • 子雅

    读音:zǐ yǎ【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公子栾坚之子,公孙灶,字子雅,其后因氏(4,6,12,17,60)。②春秋时鲁季桓子之子武叔灶,亦为子雅氏(6,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 子轩

    读音:zǐ xuān郑公族有子轩氏。(见《路史》)

  • 读音:zhǐ后魏渴侯氏改为纸氏。(见《魏书·官氏志》)

  • 騶馬

    读音:Zōumǎ【综】 《国语》:齐大夫驺马��。当以职为氏(11,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 其注云: “《国语》有齐大夫驺马繻, 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