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鲁诗遗说考

鲁诗遗说考

六卷。清代陈乔枞撰。据本书自序称,“先大夫出所撰三家诗,遗命足其业”,说明陈寿祺只采集三家遗说,但未作进一步考订。陈乔枞继承父业,编成本书。书中首先列出鲁诗叙录,引用陆玑《诗草木疏》;“孔子删诗授卜商。卜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曾申授魏人李克。李克授鲁人孟仲子。孟仲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陈乔枞认为,申公鲁诗受于浮丘伯,而浮丘伯是荀卿再传弟子,这些均见于《汉书》,则陆玑所述即为鲁诗授受源流,后人认为此节文字是指毛诗,是因为时代久远以讹传讹。这一说法恐不足信。陈乔枞认为根牟子授荀卿、大毛公得自荀卿,均无证据。这一世系表大概是毛诗后立时为显示高于三家诗而杜撰的。陈乔枞根据司马迁从师孔安国即认为所学为鲁诗,根据刘向世传鲁诗即认为其所著《说苑》《新序》《列女传》所引之诗必为鲁诗,以及认为《尔雅》出自鲁诗,均缺乏证据。但如果对这些说法均弃之不信,可采辑的鲁诗遗说也就寥寥无几了。《周南》“肃肃兔罝”一句,沿用徐干《中论》称此为鲁诗,但《中论·法象篇》称“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将“肃肃”解释为敬,这与焦赣《易林》载齐诗“兔罝之容,不失其恭”是一致的,何以证明此句是鲁非齐。尽管如此,此书仍为鲁诗遗说集大成者。现存《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小万卷斋诗稿

    三十二卷。《续稿》十二卷。清朱珔(1769-1850)撰。朱珔字玉存,一字兰坡,号兰友。安徽泾县人。清代文学家。嘉庆七年(1802)进士,改庶吉士,旋改编修,官至赞善,后因母病归里。主讲钟山、紫阳书院

  • 灵秘十八方加减

    一卷。明胡嗣廉(生卒年不详)校编。不知何人撰著。亦有版本题胡嗣廉撰。胡嗣廉济南(今属山东)人。此书又名《加减灵秘十八方》,七千余字。书前有嘉靖十七年(1538)可泉子序。作者因世人多用《和剂局方》,而

  • 梦花杂志

    五卷。清李澄撰。李澄字练江,江都(今江苏江都)人。生卒年不详,嘉庆、道光年间在世。《梦花杂志》为笔记小说,前载自序云早年“闭门忧居,搜旧闻,采近事,随笔记之,以类从为十二册。”后原稿佚失,仅存其半,即

  • 夜谈随录

    十二卷。和邦额(1736-?)撰。和邦额号霁园主人,满族人。昭梿《啸亭续录》说他作过县令,其他生平事迹不详。《夜谈随录》为文言短篇小说集,一百三十六题,一百五十一篇。此书内容体例与《聊斋志异》相近,“

  • 夏侯子

    见《夏侯子新论》。

  • 鲁诗遗说考

    六卷。清代陈乔枞撰。据本书自序称,“先大夫出所撰三家诗,遗命足其业”,说明陈寿祺只采集三家遗说,但未作进一步考订。陈乔枞继承父业,编成本书。书中首先列出鲁诗叙录,引用陆玑《诗草木疏》;“孔子删诗授卜商

  • 孝经义疏补

    十卷。清阮福(约1820-?)撰。阮福字喜斋,又字赐唧,阮元第三子,江苏仪征人。官候补郎中。是书全载注疏音义原文,所补以“补”字加以区别。书中仍以郑注为本,唐明皇御注与郑注半存其中,此外唐以前书凡可见

  • 词林正韵

    三卷,发凡一卷。清戈载撰。戈载字宝士,一字孟博,号顺卿,一作润卿,又号山塘词隐。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县学生,选贡土,为太学典簿,未履任,以词学终老。精通音律,善丹青,尤以画

  • 字学举隅

    一卷,续一卷。清龙启瑞(1814-1858)撰。启瑞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属广西)人。道光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精小学,尤深音韵,著作尚有《古韵通说》,《庄子字诂》、《经

  • 四如讲稿

    六卷。宋黄仲元(生卒年不详)撰。仲元字善甫,号四如,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度宗咸淳七年进士,授国子监主簿不就。宋亡,更名渊,字天叟,号韵乡老人,教授乡里以终,除此书外,还著有《经史辨疑》。《四如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