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清杨长世及其子孙合撰。此集为杨氏家族文稿合集。杨长世,字延会,江西瑞金人。生卒年不详。官兴安县训导。著有《影居文抄》一卷。长世子以睿,字维明。诸生。著有《汲亭文抄》一卷、《诗抄》二卷。长世子以
四卷。清钱馥(?-1796)撰。钱馥,号幔亭,自号绿窗,浙江海宁人。他少岁穷经,终生不仕,深谙音韵之学,在当时颇有名气。主张小学在汉十家学及宋立教、明伦基础上,必兼汉儒、宋儒之说,小学之义始备。所见于
四卷。萧楚(1060-1130)撰。萧楚字子荆,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代经学家。元符乡举,考进士不第。时蔡京当国,禁《春秋》学,萧楚愤嫉其奸,预言蔡京当仿王莽篡国,发誓不出仕。遂隐居三顾山下,自号“
四卷。唐王真撰。王真生卒年不详。唐德宗(779-804)时,曾以朝议郎出任汉州刺史,充威胜军使。鉴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王真乃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向宪宗上奏此书,以期开一弥兵止战之
八卷,清邹汉勋(生卒年不详。)撰。邹汉勋字叔绩,一字绩父,湖南新化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以军功保举同知直隶州知州。三年(1853),从江忠源守安徽庐州。汉勋承其父文苏、母吴氏之教,于学无所不究
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张葆连修,刘坤一等纂。张葆连,汾阳人,曾任新宁县知县。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咸丰五年(1855)率团练从清军镇压太平军。后从族侄刘长佑编入湘军,
一卷,清黄鹏扬撰。鹏扬字远公,晋江人(今属福建省泉州市),顺治十四年(1657)考中举人,尝官知县,著有《史评辨正》。《读史吟详》杂咏史事,每首诗后再附以作者的论断,在体例上略如元代宋无《啽呓集》,但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秦云龙修,万科进纂。秦云龙,曾任雷波厅厅丞。万科进,雷波厅人,举人。雷波厅有志始于嘉庆十七年(1812)厅丞福隆,纂辑者为训导鲜于。兹编则为续嘉庆志而作。《雷波厅志》光绪十九年(18
见《金匮要略》。
三卷。清汤球辑。孙盛(302-373),字安国,东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初仕佐著作郎,累迁秘书监,加给事中。博学而善言名理。著《魏氏春秋》、《晋阳秋》。《隋书·经籍志》录该书三十二卷,《唐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