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谐铎

谐铎

清沈起凤(1741-?)撰。沈起凤字桐妻,号薲渔、红心词客,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二十八岁时中举,后屡试不第,五十岁前后,一度在安徽祁门县做过县学教官。一生穷困潦倒,主要靠卖文和做幕僚为生。卒年不详。沈起凤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诗词、戏曲、小说、古文皆知名于当时。据说,他曾写有传奇数十种,乾隆两次到江南,官绅所献演的新戏,多出其手笔。他的作品留传下来的不多,我们现在能见到的,除《谐铎》外,主要有由他的朋友石韫玉搜罗刻成的四种传奇《报恩缘》、《才人福》、《文星榜》、《伏虎韬》,以及《红心词》、《续谐铎》等;另外,北京图书馆还藏有《薲渔杂著》文集一种,是他死后多年留传于世的一个抄本。《谐铎》为文言笔记体小说,体例模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内容借谈狐说鬼,描写世相,书名《谐铎》,就是寓劝戒于嬉笑言谈之中,对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例如,在《棺中鬼手》中,对贪官污吏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在《桃夭村》里,揭露了当时社会贿赂公行、是非颠倒的现象;在《村姬毒舌》中,讥讽了新科状元以财势诱人的丑态;在《鲛奴》中,抨击了封建的婚姻制度和金钱观念,告诉人们纯洁的爱情之可贵;等等。全书构思奇幻,文笔凝炼。是清代大量模仿《聊斋》的笔记小说中比较优秀的一部。但是,作品的思想并不越于封建伦理的规范,所谓“有益人心,无惭名教”。并且,由于以说教的目的组织故事,就不能不使作品流于概念化,特别是全书充斥了因果报应的迷信,若干秽亵描写,更是当时流行的风气,所以鲁迅先生评为“而意过俳,文以纤仄”。其书版本主要有乾隆五十六年藤花榭刻本、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本、广百宋斋本、乾隆壬子本增刊。今本有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乔雨舟校点本。

猜你喜欢

  • 嵩山志

    二十卷。清叶封撰。叶封,字玉叔,号慕庐,浙江嘉兴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河南登封县知县。志嵩山者,古来多矣。隆庆中有陆柬撰《嵩岳志》,万历中有傅梅撰《嵩书》,顺治中有焦贲亨撰《嵩高志》。叶封

  • 雄乘

    二卷。明王齐纂修。王齐,字元修,号镜堂,河南新蔡人。出身举人,嘉靖八年(1529)任本县教谕。按齐自序曰:“雄旧无乘,予谕雄之三年,以守北泉阎公属修志。”此为雄志首创。历三月而成。时逢谢九仪来任知县,

  • 南台旧闻

    十六卷。清黄思璥(1666-1742)撰。黄思璥,字玉圃,自号笃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后官至常镇扬通道。著有《南征记程》,已著录。本书乃作者任监察御

  • 江表忠略

    二十卷。清末陈澹然(生卒年不详)撰。澹然,安徽桐城人,近代古文家。先是澹然师方柏堂受意于曾国藩,为与太平天国军作战中战死的清军将帅作传,纂成数十卷,惟未刊印。三十余年后,两江总督刘坤一命澹然对此书加以

  • 苏诗摘律

    六卷。旧本题刘宏集注。刘宏生卒年、事迹均不可考,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据书中所题,刘宏曾任长垣县知县。本书共六卷。集中之诗,皆为摘自苏轼集中之七言律诗,刘宏自注亦附诗下。因其才学有限,故所注潦草荒

  • 诗广传

    五卷。王夫之(见《周易稗疏》)撰。王夫之对《诗经》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大量研究。他曾经遍注群经,除是书外,尚有《诗经稗疏》、《诗经考异》、《诗经叶韵辨》、《诗绎》等。或辨证名物训诂、或辨析异体、或考辨

  • 怡情佚史

    见《品花宝鉴》。

  • 外国传

    五卷。宋代释昙景(生卒年不详)撰。昙景,亦作县勇,又称昙无竭。所作《外国传》一书,自述游西域事。昙无竭于宋永初元年招集沙门僧猛、昙朗等二十五人,发迹远行,经龟兹、达高昌,过葱岭度雪山,到达罽宾月氏,于

  • 诗原

    二十五卷。清顾大申(约1662年前后在世)编,顾大申本名镛,字震雉,一字见山,华亭(今属上海)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工部主事。拔擢郎中,分司夏镇河道。大申将公费节省,筑镇城,设两湖书院,人皆

  • 志远斋史话

    六卷,清杨以贞撰。杨以贞,字铁山,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据考,《志远斋史话》为光绪初所作。此书于古来是非成败;识断明通,尤其对明末的历史,论断更为精深、详明,如对明末之饷加派、辽东用兵、阉党与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