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尔雅日记

读尔雅日记

①一卷。清杨赓元撰。赓元字良孚,江苏吴县人,光绪甲午(1894年)副榜。是编记其读《尔雅》所得。其中订正郭注之误,皆确有依据,非穿凿附会者比,且谓《说文》、《尔雅》异同可以互证,认为不当据《说文》以改《尔雅》,说甚通达。有《学古堂日记》本。②一卷。清蒋元庆撰。元庆字子蕃,江苏常熟人,优廪生。是编为其肄业学古堂时,治雅学之作。据其所得,分别条记之。于郭注邢疏及古今诸家之说,有未详未当者,悉为之订正,征引宏富,论断精核。间有小疵,然无害于全书之大纯也。有《学古堂日记》本。③一卷,续记一卷。清董瑞椿撰。瑞椿字楙堂,江苏吴县人,光绪癸巳(1893年)副贡。前记就经文及郭注邢疏考证之,续记则考证郭邢之前古注及郭氏《尔雅序》,并以所考郑注《尔雅》若干条附焉。所考颇精审,据《慧琳音义》所引郑氏《尔雅注》十六条,证明郑氏有《尔雅注》,尤为有据;谓注音者另有吴之韦昭、作赞者另有梁之昭明太子,皆为他人所未及。有《学古堂日记》本。④一卷。清王仁俊撰。是编乃其肄业学古堂时,记其读《尔雅》所得之作。所记各条,多据《说文》以考《尔雅》某字为某假、当作某等。综其所记,有得有失。有《学古堂日记》本。⑤一卷。清陆锦燧撰。锦燧字晋笙,江苏长洲人,光绪癸巳(1893年)恩科举人。此编为肄业学古堂时治雅学之作。其总论谓郭景纯《尔雅序》云《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考《尔雅》者,所释遍及群经,而独云叙诗人之兴咏者,以篇中释《诗》为多,《释言》自“务,侮也”,至“幕,莫也”,皆依经释义,与经文次第尽合;《释训》之“如切如磋”以下,并直举经文;故毛传《诗》大半本诸《尔雅》。《尔雅》之不同毛传者,则齐鲁韩三家之说,所论颇有见地。所记各条,凡于《尔雅》释《诗》,其字为毛传所无而为三家《诗》,如逐之训病、算之训数等类者,无不一一考证诠释。此类条目几占全书之半,则此编不仅治雅学者所宜取资,于治诗者,亦有助焉。有《学古堂日记》本。⑥一卷。清包锡咸撰。锡咸字熙士,江苏吴县人,光绪癸巳(1893年)恩科举人。是篇亦包氏肄业学古堂时所作。仅寥寥数十则,其考证及订正郭邢之误处,均极确切,于治雅学,颇可为研讨之资也。有《学古堂日记》本。《学古堂日记》,清雷浚、汪之昌编辑,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刊本、二十二年(1896年)续刊本。

猜你喜欢

  • 徐花潭集

    二卷。明嘉靖中朝鲜生员徐敬德撰。徐敬德,字号、生平均不详。年五十六,其国提学金安国以遗逸荐,授奉参,力辞不就,居于花潭,因以为号。是集杂文、杂诗共二卷。其文中《原理气》一篇,末有附记,称曰先生。《鬼神

  • 古文辑选

    六卷。明冯从吾(约1603年前后在世)编。冯从吾,字仲好,陕西长安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元儒考略》。是编所录古文,自春秋、秦、汉以迄宋、元,仅百余篇,自谓皆至精者。然其主旨以近讲学者为主,并不单以文章

  • 等音声位合汇

    二卷。清高奣映编。高奣映字雪君,姚州(今云南姚安县)人。是书取马自援《等音》、林本裕《声位》,合纂为一书。马自援又名盘什,张祥晋《七音谱》卷一谓马氏是云南霑益州(今云南沾益县)人。方本恭《等子述》也说

  • 字说

    一卷。清吴大澂撰。参见《说文古籀补》。是书以六书理论为根据,对见于钟鼎彝器上的文字加以考释,于其时代之分、音释之异、真伪之别,颇能折衷众说,多有创见。是书作于光绪十年(1884),有刻本,光绪十九年(

  • 孝经王氏解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清马国翰辑。王肃字子雍,东海郡(今江苏东海)人,三国魏学者。曾拜散骑常侍。学术上推服马融、贾逵,而不喜郑玄之学。注有《孔子家语》,集有《圣证论》等。《孝经王氏解》载于

  • 也是录

    一卷。明末清初人邓凯撰。邓凯,江西吉安人,又名弘智,字无可,号药地和尚、是非和尚,生卒年月未详。唐王时,邓凯随杨廷麟、刘同升、万元吉等起兵,功授江西总兵。清军破赣州后,邓凯潜入云南,被永历授为扈从总兵

  • 里塘志略

    二卷,清陈登龙纂。陈登龙,字秋坪。陈登龙,留心吏治,嗣补青神令,调辨里塘粮务,其尽心整理,考其山川夷险,民出利弊、土司沿革,详为记载,编纂此志。《里塘志略》嘉庆十二年(1807)编,十五年(1810)

  • 绘林题识

    一卷。明汪显节编。汪显节生卒年与事迹不详。书名“绘林题识”,绘林是指万历年间秀水人周履靖钩摹古画勒于石,题曰“绘林”。一时文人多有题识,所以称“题识”。此书是汪显节将绘林及其题识汇集成书,共二十四人,

  • 杨格非传

    一册。撰者不详。英国梅益盛山东周云路合译。格非,英国在华传教士,咸丰五年(1855)进入中国,宣统三年(1911)回国,次年即去世。在华传教达56年之久。该书即述格非一生事实。现存广学会本。

  • 广说文答问疏证

    八卷。清承培元撰。参见《说文引经证例》。是书乃是增广钱大昕《说文答问》与薛传均《说文答问疏证》之作,广之以补其阙,并自为疏证。是书光绪间有广雅书局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