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唐演义后传

说唐演义后传

五十五回。题“鸳湖渔叟校订”,与《说唐演义全传》同一作者,未确知是何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唐太宗年间罗通征北番和薛仁贵征高丽两个主要中心故事。简称《说唐后传》。前十四回写罗通征北:李世民拜秦琼为帅征北,被屠炉公主围困,程咬金回京搬兵,罗成之子罗通在小教场比武夺帅印征北。十五回之后是薛仁贵东征高丽:书中说薛仁贵乃罗成转世,上应白虎星,天数当由他辅佐唐太宗征服高丽,但由于张士贵从中阻挠,一直到第四十二回才与唐太宗君臣相认,最后终于打败了高丽元帅盖苏文,班师回朝。该书虽为讲史,但史实的成分很少,除几个主要人名为历史实有、征北与征高丽事为历史实有外,具体细节都是依据民间传说虚构而成,英雄传奇色彩很重。故事情节构设曲折,但荒诞宿命成分也不少。该书在文学史上很少被提到,但在民间流传甚广,尤其是薛仁贵征高丽的故事,在该书基础上经说节人反复演编,已成广为人知的传说。有清乾隆三年(1738)姑苏绿慎堂藏板本,藏辽宁省图书馆。另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鸳湖最乐堂发兑本,光绪四年(1878)文和堂刻六卷本。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别本《说唐后传》八卷,为渔古山房刊本,书前题“姑苏如莲居士编次”,有鸳湖渔叟序,前二卷十六回题《说唐小英雄传》,后六卷四十二回题《说唐薛家府传》,实际是五十五回本《说唐演义后传》,析为二书。《说唐小英雄传》二卷十六回相当于《说唐演义后传》的前十四回;《说唐薛家府传》六卷四十二回相当于《说唐演义后传》十五回之后。属于此种八卷二编本的还有尚友斋梓行本和善成堂本。

猜你喜欢

  • 天籁轩词谱

    六卷。清叶申芗(生卒年不详)编。叶申芗字小庚,又字维或,道光时福建人,曾官知府。工词,著有《小庚词存》,并辑有《闽词抄》,关于词学的著作则有《天籁轩词谱》、《夫籁轩词韵》等。《天籁轩词谱》编成于道光八

  • 墨林快事

    十二卷。明安世凤(详见《燕居功课》条)撰。此书记载作者所见古器、古刻、古书画等并各为跋语,共六百九十五则。其中多涉议论,间有考证之词。对了解文物有一定参考价值。书首有安世凤自序。其在自序中说:他有欧阳

  • 滇南文略

    四十七卷。清袁文揆、张登瀛同辑。袁文揆,字苏亭,云南保山人。张登瀛,字翘岱,云南蒙化(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袁、张二人的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滇南,云南省之别称。此集之辑都为四十七卷,不求备体而分门

  • 唐风楼碑录

    十一种,二十一卷,附录二卷。民国罗振玉(已著录)编。十一种为《西陲石刻录》一卷后录一卷、《吴中冢墓遗文》一卷、《芒洛冢墓遗文》三卷续三卷补一卷、《广陵冢墓遗文》一卷附一卷、《昭陵碑录》三卷附录一卷补一

  • 顾曲杂言

    一卷。明沈德符(1578-1642)撰。沈德符字景倩,一字景伯,又字虎臣,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精音律,熟谙掌故。所著《野获编》,多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论诗宗尚皮日休、陆龟蒙和陆游。有《清权堂集》、

  • 毛诗国风绎

    一卷。陈迁鹤(1638-1714)撰。陈迁鹤,字声士,清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康熙进士,累官左庶子,生平潜心著述。除是编外,有《蜀说》、《尚书私记》、《春秋纪疑》、《春树堂文集》等。是书主要述评毛诗中

  • 钦定皇朝通志

    一百二十六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志》。是书共分二十略,计有“氏族略”十卷,“六书略”三卷,“七音略”四卷,“天文略”六卷,“地理略”八卷,“都邑略”四卷,“礼略”十二卷,“谥法略”

  • 伊洛渊源续录

    ①二十卷。清张伯行(详见《道统录、附录》)撰。明代谢铎撰写《伊洛渊源续录》,薛应旂撰写《考亭渊源录》,均为续朱熹《伊洛渊源录》之作,记载朱熹以后闽学派人物事迹。张伯行认为二书或采辑未备,或去取未严,因

  • 居学余情

    三卷。明陈中州(约1497年前后在世)撰。陈中州,字洛夫,初号太鹤山人,复自号亢惕子,青田人。宏治中由贡生官庐江县教谕。因久落拓不得志,乃佯狂恣肆,荡然于礼法之外。《居学余情》虽曰文集,实则游戏之文,

  • 周官心解

    二十八卷。清蒋载康撰。载康浙江诸暨人,乾隆举人。勤于经学,尝足不出户治经二十年。尤深三礼。著述颇多,除是书外,尚有《仪礼新解》、《周易新义》、《乡党杂说》、《左史合评》等。书前有邵瑛序及侄锦川序,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