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辨妄

诗辨妄

六卷(已佚),郑樵(1103-1162)撰。郑樵字渔仲,晚年居于闽夹漈山中,学者称为“夹漈先生”。南宋史学家。他于史学推崇司马迁、刘知几;于学术注重实地考查、不空谈心性。对天文、地理、博物,音韵也有丰富的知识。平生著述甚丰,有《氏族志》、《动植志》八十余种,晚年编撰《通志》,很有影响。有关《诗经》的著述,还有《诗传》二十卷。可惜他的著作多已亡佚,现存的只有《通志》、《尔雅注》和《夹漈遗稿》等。宋代的《诗经》学是在与汉学派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北宋的欧阳修、苏辙开疑序之风,到了南宋就掀起一个废序运动,走在这个运动最前列的就是郑樵。《诗辨妄》是部攻驳《毛诗》的研究专著,他认为汉时传诗共有四家,《毛诗》只不过是一家之言,不可偏信。人们不敢怀疑《诗序》,是因为打着圣贤的旗号。基此,他直斥《诗序》为“村野妄人所作”。该说不无矫枉过正之嫌,但对打破《诗序》的迷信有积极的作用。郑樵《诗经》研究贯穿着一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以充分的内证和史实论证了《诗序》为汉人所作。他指出,凡诗中所写的,能和古书中所记某人事迹比附的就尽量比附。凡是《史记》世家、年表中记载的国君名谥的,《诗序》都按照世次指言其人,按照谥的美恶定美恶。《史记》中无国君名谥的,《诗序》无可比附,就不指言某君。由此,他得出《诗序》不是圣人之作,而是汉人比附书史的伪托欺世之作。他的怀疑精神和敢于驳难的勇气启发了当时和后代的学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朱熹原为尊序派,后受《诗辨妄》的影响,成为废序派的代表人物。但同时也受到一些人的攻击,周孚《非诗辨妄》就是为《诗辨妄》而发的。《诗辨妄》也有不足之处,缺乏文学眼光,有些论断过于简单化。《诗辨妄》已失传,近人顾颉刚有辑佚本,1930年由景山书社出版,但所辑仅有原书的十之一二。

猜你喜欢

  • 莫如楼诗选合刻

    六卷。清蒋湘培(约1809前后在世)等撰。蒋湘培,字笃因,湖南湘乡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此书为蒋湘培与其弟湘墉、湘城、湘垣合撰。湘墉,字之翰,号崇如,乾隆五十七年(1792)解元。湘城,字

  • 三坟

    无卷数。明范钦订。范钦字尧卿,一字安卿,号东明,嘉靖时人,官至兵部右侍郎,著有《天一阁集》。《三坟》一名见于《春秋左传》及伪孔安国《尚书序》中,《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不录。据刘熙《释名》、

  • 石桐先生诗钞

    一卷。清李怀民(1738-1793)撰。据《石桐先生墓志铭》载:“先生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山东高密人。御史李元直之子,李氏三世以宦绩显赫,而怀民及其两弟皆以诗文著名一时。怀民幼时即喜为诗,其天资敏

  • 秦并六国平话

    上中下三卷。别题《秦始皇传》。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至二世亡秦的历史故事。开头入话部分略述历代兴亡,从上古唐、虞、三代说起,次及春秋、战国,然后说到秦,又略述秦

  • 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

    见《武王伐纣平话》。

  • 选诗定论

    十八卷。清吴湛撰。吴湛字伯其,号冉渠,河南睢阳(今商丘)人,生卒年不详。其书以《文选》所录诸诗歌,自汉高帝以下以时代编次,而荆轲《易水歌》十五字别为一卷。前列六朝选诗缘起一卷,皆杂引六经以释之,迂远鲜

  • 交城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洪璟纂修。洪璟字昆霞,安徽歙县人。出身拔贡,历任教习。康熙四十五年(1706)任交城知县。交县山多水少,人民瘠苦。自清初兵乱。以后,田地荒殖,民不聊生。洪璟为知县,颇能廉明仁爱,教

  • 怀舫集

    三十六卷。清魏荔彤(约1685前后在世)撰。魏荔彤,字念荔,直隶柏乡(河北柏乡)人。魏裔介之子。生卒年不详。年十二补诸生,以资入为内阁中书,选凤阳同知,后官至江苏按察使。嗜好古学,勤奋著述,罢官后杜门

  • 郑氏仪礼目录校证

    一卷。清胡匡衷撰。胡氏另有《仪礼释官》,已著录。《隋书·经籍志》录《三礼目录》一卷,郑玄撰,又称梁弘景注一卷佚亡。今《目录》散存三《礼疏》中。胡氏从《仪礼疏》中钩稽出郑氏《仪礼》目录,并引唐孔颖达、宋

  • 期斋集

    十四卷。明吕本(约1545前后在世)撰。吕本,字汝立,号南渠,又号期斋,初姓李,后归宗。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谥文安。著有《期斋集》。是集凡十四卷。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