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茶陵州志

茶陵州志

①二十三卷,首一卷。清赵国宣修,彭康纂,甘庆增修,朱怡滋增纂。甘庆增,崇善人,曾任茶陵州知州。朱怡滋,邑人,学正。茶陵州志创修于元正统间,其书已失。明嘉靖年间曾两修,万历年间又再修。迄清康熙四年(1665)知州马崇诏、二十年(1681)知州熊应昌、三十四年(1695)知州赵国宣,凡三修。此志为续赵志而作。《茶陵州志》嘉庆十八年(1813)增刻康熙本。全书三十三卷首一卷。分为:卷一,郡谱。卷二,分野。卷三,城池。卷四,形势。卷五,山川。卷六,风俗。卷七,食货。卷八,田赋。卷九,公署。卷十,惠政。卷十一,祀典。卷十二,古迹。卷十三,学校。卷十四,武备。卷十五,官守。卷十六,选举。卷十七,循良。卷十八,人物。卷十九,列女。卷二十,艺文。卷二十一,寺观。卷二十二,传疑。卷二十三,杂志。此志卷首图考之后,附有文毅州志总论一篇。其本诸前人述而不作之意,每门必录其旧志原论于前,其于郡谱、分野、城池、山川、形胜之类,全无损益。仅惠政、官守、选举、人物、艺文、寺观、传疑、杂志各门,有可入者则酌增之。其宁黜华以崇实,亦可称敏于事而慎于言也。② 二十四卷。清福昌修,谭锺麟纂。福昌,曾任茶陵知州。谭锺麟,茶陵人。《茶陵州志》同治九年(1870)刻本。此志以目代纲,欠完备,于建置辖隶,依通志断自汉始,并易郡谱为沿革,将食货、物产分为二目,详记文庙礼乐章谱,不愧为卓见。前志科名仕宦,旧志所遗漏者,皆详校通志、府志,一一考证,方为补入。艺文则无关于茶之山川、风土、因革者不录。此志卷首图附以八景,意固重在详其名胜,开卷了然,然置此殊觉不伦,似应列山川门首,方为志体。此志尚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何培基增刻本。

猜你喜欢

  • 水道源流

    五卷。清胡宣庆撰。胡宣庆,字余庵,星沙人。咸丰举人。著有《图史提纲》等书。《水道源流》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共五卷,主要考订直隶、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

  • 伤寒标本

    见《伤寒直格方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双溪草堂诗集

    一卷。附《游西山诗》一卷。清王晋徵(约1694年前后在世)撰。王晋徵,字涵斋,安徽休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工诗,本集为王晋徵自定、自编,以编年为次。始于康熙十二

  • 夏小正释义

    不分卷。清宋书升(生卒年不详)撰。宋书升,字晋之,维县(今四川理番县西四十里)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即隐居不仕。是书前后无序跋。每月题书名及“维宋书升学”,似是十二卷

  • 永安县次志

    十七卷。清张进 修,屈大均纂。张进,宣府前卫(河北宣化)人,监生,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能诗善画兰,著有《翁山诗外》、《文外》、《易

  • 知非录

    二卷。明黄时耀(生卒年不详)撰。黄时耀,字德韬,号我素,新都(今四川省新都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共二卷,分内、外二篇,内篇分立志、为学、存心、检身、处家、应世六个子

  • 学统存

    二十四卷。清宋士宗(生卒年不详)撰。宋士宗字司秩,号昆圃,星子(今江西星子县)人。雍正举人,官南丰教谕。著有《史学正藏》。《学统存》是宋士宗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分二十四门,各为一卷,大多是摘录前人之说

  • 易鼎三然

    无数卷。明朱天麟撰。天麟字震青,一字游初。江苏吴江人。寄籍昆山,崇祯元年(1628)进士。由兵部主事改授编修。南明时桂王朱由榔,以天麟为大学士,卒于广西。此书成于崇祯三年(1630),把读《易》比喻为

  • 礼书通故

    一百卷。清黄以周撰。黄以周字元同,生卒年不详,定海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先后作过分水训导、内阁中书,朝庭特旨升用教授。此书阐发礼学,广采百家,上自汉唐下至清代,对前人学说择善而从,足可称“体大

  • 诗经附义

    不分卷。清纪大奎撰。纪大奎字向辰,号慎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乾隆年间举人,历官昌乐、什邡等地知县,颇有政声,后擢任合州知州,生卒年不详。著作有《双桂堂稿》、《续编》、《遗稿》刊行于世。此书就是